双冠蜥在所有的背鳍蜥属中,只有此种为鲜绿色。这种鲜绿色的蜥蜴身上通常有浅蓝色或黄色的斑点。在头上有两个鸡冠状突起。
双冠蜥是标准的热带雨林爬虫,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由于它们多栖息在濒河的树木上,因此环境的湿度非常高,可以达到75-100%。在人工环境中饲养,湿度控制就成为最重要的关键。双冠蜥共有四个亚种:最常见的就是棕双冠蜥(Basiliscus basiliscus),其次是条纹双冠蜥也叫红双冠蜥(Basiliscus vittatus)和西部双冠蜥(Basiliscusgaleritus),最后是绿双冠蜥(Basiliscus plumifrons)。严格来说,只有绿双冠蜥头冠分为两片,是明符其实的双冠蜥,其他三种都是单片的.由头冠的形状就可以分辨各个亚种。当然,头冠和背上的鳍都是只有雄性个体才有。西部双冠蜥因为数量很少,市面上很难见到.人工繁殖的,个体通常头冠和鳍部都比野生的小,体色也比较黯淡一点。
空间与布局:
一只成体的双冠蜥至少需要1米宽,45厘米深的箱子。至于高度则是根据你的条件,不小于50厘米便可。很多人以为双冠蜥跟绿鬣蜥一样喜欢往高处爬,其实不 然。双冠大多数时间是在地面上,只有入夜(或被惊吓)才到树顶躲藏起来,因此箱子的高度并不是十分重要。
爬箱的必要布置:
水池:双冠生性喜水,饲养的湿度也是关键因素。所以水池要有足够深度让双冠蜥可以嬉戏并且浮起来游泳,由此你也可以投放活鱼以供双冠猎食。同时你也应该时常换水以保持水源清洁。
垫材:为了营造高湿度的环境,可以用雨林垫材混合水苔。虽然潮湿的垫材容易滋生小飞虫,但双冠会觅食这些小虫。根据垫材的污染程度,(如没有活体植物吸收的)一个月便需更换一次垫材。
攀木:选择蔓藤或树干作为歇息躲藏之用,切莫过多,一两条就好了,使用率很低下。而且由于双冠蜥很神经质,容易受惊吓而乱窜,太多障碍物会划破它的冠和鳍,造成可惜的后果。
活体植物:饲养双冠应该像饲养变色龙一样栽种活体茂密的活体植物,双冠并不会去破坏这些植物,相反它会很喜欢并以这些植物作为掩护。一来提高了湿度,二来 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双冠神经质的乱窜时可以作为有效的缓冲护垫以免撞伤吻部。而夜间双冠也会选择在植物丛中睡觉。推荐主要植物:蕨类、兰花、阔叶榕等,避 忌植物:有毒植物(天南星科),有刺植物(例如凤梨科的,其叶缘的棘会把双冠的头冠和鳍划破)。
采光和供暖:
冠蜥属是日行性蜥蜴。在温度方面,白天需维持在 24℃~ 35℃ 左右,晚上则降低到 21℃~24℃左右,冬天可以利用陶瓷发热器来调整温度,此外,牠们也很需要 UVB 的补充,否则极易会出现MBD病。 若不能提供自然的日照,玻璃箱饲养通常会隔绝90%的UVB,便需要设置UVB8.0或10.0,配搭60W的白炽灯或UVA做成曝晒位。笼子内应有足够 空间和遮蔽位形成温差。注意灯泡跟蜥蜴要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太接近或给它们触碰到,否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烧伤。每天光照12~14个小时。
一个饲养箱内最佳的配对是一只雄性,两到三只雌性。母冠发情的时候,体色会有明显的变红现象,这时,如果周围有性成熟的公冠,交配就很容易进行,雄性对雌性若有兴趣就会反复以点头示意并且慢慢靠近它心仪的 对象。这时,雌性会以低头、翘起尾巴的姿态来表示它的许可态度。雄性得到暗示后,交尾时间一般在10分钟。双冠的交尾成功率很高,交配后一个月-一个半月 左右,母冠就会产卵。像多数蜥蜴一样,临产的母冠会先选择湿度和温度适宜的产卵地点,然后就地挖坑,继而产卵,产卵后的母冠会守在卵旁边一段时间,然后再 用周围的土壤将卵覆盖,而且会盖的很厚,甚至形成冢形,此时的母冠并不会离开,而依然守在蛋的旁边,产卵后的母冠身体会变得虚弱,体色也变黯淡,需要精心 调养一下,并且应该单独饲养,以免公冠骚扰。
褐双冠平均能产12个蛋,通常是在8-18个。红双冠一般产5-7个蛋,最多的纪录是12个。绿双冠能产15-17个蛋。通常,下蛋的数量取决于年龄、体型、雌性的健康状况。
取出蛋前,用笔在蛋的顶上方做记号,以便确保它最初的摆放方向。蛋需要放在一个空气流通的孵化器内,里面可放入1:1的水和蛭石。蛋沉没大约2/3,顶部 露出。一层薄的泥炭藓搁在上方可保持湿度。温度要保持在27.8-30摄氏度,尤其在初期的4周尤其要保持相对高的湿度。幼体孵化会在8-10周后的破蛋而出,它们仍需要在孵化器内生活,直到把卵黄囊吸收进去。之后再将它们移进饲养箱,注意里面的水盆应放在阴凉处,假如宝宝踩进热水里,会导致死亡。宝宝的环境需设置晒点。在水中溶进维他命D供其饮用可防止MBD。
能在水上行走的原因:
为了能在水上奔跑,双冠蜥蜴后腿上长着长长有着皮脚趾,能够在水中展开,增加表面积。当它们迅速摆腿,它们把展开的脚用力蹬水,如果保持了速度,那么所产生的小气涡能让它们不沉入水里。这样它们能在水面前进大约15英尺(4.5米)或者更长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