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鲨鱼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可能用于解释世界上著名的湖怪之谜。一名阿留申普里比洛夫群岛(Pribilof)协会的资深科学家布鲁斯·赖特(Bruce Wright)在阿拉斯加电讯报上的一篇评论文章中透露了有关大型水生生物存在的研究进展。
多年来,从苏格兰到阿拉斯加州以西都流传着大型生物或者湖怪的故事,其中就有生存在尼斯湖和伊利亚姆纳湖中的未知生物。
尼斯湖位于苏格兰高原北部的大峡谷中,而伊利亚姆纳湖则是阿拉斯加州最大湖泊,赖特通过对两个湖的研究,认为湖怪可能是一种“睡鲨”,也称为格陵兰鲨鱼,该生物外表丑陋、动作迟缓。赖特认为格陵兰鲨鱼可生长到20英尺长,重量达4吨,它们可通过河流进入湖泊,而被误认为是史前水怪。
比如,发生在伊利亚姆纳湖的水怪事件,目击者称其可能是鲸鱼或者大型海豹,体长介于10至20英尺之间。伊利亚姆纳湖水怪第一次被目击是在1942年,在此后的岁月里,人们目击到它的踪迹只有五六次。
在北美洲,最著名的湖怪事件并不是阿拉斯加州伊利亚姆纳湖的水怪,而是位于纽约州、加拿大魁北克省以及佛蒙特州三地之间的尚普兰湖水怪。在当地印第安人部落传说中,尚普兰湖水怪被称为塔托斯考克,据说已经有数以百计的人目击了水怪的真容,该水怪体长在10至187英尺之间,有一个或者多个驼峰状的突起,更为神奇的是,目击者称水怪可发生变色,有灰色、绿色、暗绿色还有其他颜色,酷似一只大型变色龙。
对于尚普兰湖水怪而言,目前最佳的目击照片是1977年由一位叫做桑德拉·曼西(Sandra Mansi)佛蒙特州布里斯托尔地区的居民拍摄,当时该照片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上。
照片中显示了一个黑色的头部和一个凸起的驼峰状部位露出水面,但是,后来有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调查发现,该物体是一块浮木,在某一个角度看就像是蛇状生物。
布鲁斯·赖特对湖怪之谜提出的新假说在其他研究人员看来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尼斯湖和伊利亚姆纳湖是淡水湖泊,格陵兰鲨主要生活在咸水环境的海洋中。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海洋生物都不能在淡水中生存,有些喜欢咸水环境的生物可以适应淡水环境,比如牛鲨和河豚,牛鲨可在热带沿海水域活动,也可以在淡水中生存,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发现格陵兰鲨可以在淡水中生存的案例。
将湖怪用鲨鱼理论去解释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尽管赖特认为湖怪目击报告中提到的形态、颜色与通常见到的格陵兰鲨鱼较为符合,但实际情况是尼斯湖以及伊利亚姆纳湖的水怪大部分描述特征与格陵兰鲨存在许多不同点。更多目击者认为生活在尼斯湖底部的水生怪物类似于以及灭绝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海洋爬行动物,该生物与恐龙长相相似,被称为蛇颈龙。
不止一个伊利亚姆纳湖水怪的目击者称自己看到的水怪有一个三英尺高的背鳍,而格陵兰鲨鱼的背鳍显得非常低矮,背部几乎没有肿块等凸起物。另一位湖怪研究人员马修·比勒(Matthew Bille)在采访了一位伊利亚姆纳湖怪目击者后,在2006年撰写了一本关于湖怪研究的书籍:《存在的阴影:动物学上的发现与猜测》。
他认为湖怪最有可能的解释不是所谓的格陵兰鲨鱼,而是一种白色的鲟鱼,体长可生长至20英尺,由于有些目击者称自己看到的是灰色或者褐色的水怪,而白色的鲟鱼在光线、角度以及水面影响等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呈现出类似的色调,这个理论似乎可以解释大多数伊利亚姆纳湖水怪的目击事件。
事实上,鲟鱼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误认为水怪了,但是有一点还需要注意,从目击者的报告中看伊利亚姆纳湖水怪的体积是尼斯湖水怪的15倍。同时必须承认的是,现在还没有清晰照片等确凿的证据记录这些未知的湖怪生物。
格陵兰鲨鱼的相关资料:
格陵兰鲨鱼(Greenland Shark)亦称睡鲨,为体型最大的鲨鱼之一,以其丑陋外表与缓慢动作著称,在北极及北大西洋海域 1,200m 深的地方可以看见这种鲨鱼踪迹,往南至阿根廷与南极也都发现过这种鲨鱼。
栖息环境:
格陵兰鲨鱼在大海的不同深度都可以生活。从靠近海岸的浅水滩到1200米深的海底,它们都可以生存。
分布范围:
格陵兰鲨鱼分布广泛,从大西洋东部到法国的塞纳河,一直到斯匹次卑尔根岛和俄罗斯,甚至在大西洋西部的相近海拔区域,都可以发现格陵兰鲨鱼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