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潜鸟(学名:Gavia pacifica)是潜鸟目下的一种中型鸟种。有指太平洋潜鸟与黑喉潜鸟是同种。 在阿拉斯卡、加拿大北部及至远东地区的巴芬岛及俄罗斯东面的勒拿河等地的冻土层的湖泊深处繁殖。 与其他潜鸟不同的地方是太平洋潜鸟会成群地进行迁徙。如在冬天就集中在海洋上,特别是太平洋的海岸或大形的湖泊。当中包括中国、日本、北朝鲜、韩国、美国及墨西哥等。偶尔也在格陵兰、香港及英国出现。
太平洋潜鸟夏羽前额暗灰;头顶至后颈淡灰白色;上体余部包括背、肩、腰、两翅、尾上覆羽和尾羽均为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上背和肩密布长方形白色斑块,呈瓦列状排列;翅上覆羽具细小白色斑点;颏、喉及前颈黑色,具紫色光泽,喉部有一条由短的白色纵纹组成的不连续的横带;颈侧具有黑白相间的纵行条纹;胸、腹白色,体侧黑色,翼下覆羽白色;腋羽白色,先端具黑褐色羽干纹。
冬羽额、头顶至后颈黑褐色;颏、喉、眼以下和前颈白色,与后颈黑色分界明显,形成鲜明对照;背至尾黑褐色,具不明显的灰白色横斑;喉部具细的黑褐色横带。下体白色,胸侧具细的黑色纵纹;两胁黑褐色。
幼鸟和冬羽相似,背和肩具淡色羽缘,头顶和后颈较淡,喉部无黑褐色横带,其余似成鸟冬羽。
虹膜栗褐色,嘴黑色,跗蹠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500g,♀1800-2400g;体长♂613-680mm,♀600-610mm;嘴峰♂35-66mm,♀34-63mm;翅♂285-312mm,♀271-300mm;尾♂55mm,♀54-56mm;跗踱♂76mm,♀76mm。(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较为相似的是黑喉潜鸟,但黑喉潜鸟繁殖羽头顶和后颈较暗,呈暗灰色,前颈具绿色金属光泽,与太平洋潜鸟淡灰白色的头顶和后颈及前颈的紫色金属光泽亦明显不同,不难辨认;另外黑喉潜鸟后胁白色明显可见,而太平洋潜鸟后胁没有白色或白色不清晰,亦可与之区别。冬羽黑喉潜鸟体色较暗,而太平洋潜鸟较淡,另外黑喉潜鸟喉部无黑色横带而太平洋潜鸟有,亦可与之区别。
太平洋潜鸟繁殖期栖息于北极苔原开阔的湖泊、河流与大的水塘中和亚北极地区森林边缘地带的河流与大的湖泊地区,冬季则多栖息在沿海海面、大的湖泊与河口地区。
习性:太平洋潜鸟成对或小群活动,偶尔亦有呈单只的。善游泳和潜水,浮于水面时,身体沉入水下部分较多,尾紧贴水面,有时甚至将整个身体沉入水下,仅留头、颈在水面游动,并不断左右摆动头、观察四周,有危险时则全部沉入水下,通过潜水逃跑。亦能飞翔,且飞翔迅速,但在水面起飞较困难,一般不飞翔。[2]
食性:太平洋潜鸟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通过潜水觅食,潜水本领很好,通过脚划动,也能通过两翅的划动而加快速度追捕鱼群。昆虫和小鱼则在水下吞食,大的食物多在水面吞食。
迁徙:太平洋潜鸟春季3月末至4月末离开越冬地北迁,5月末到达繁殖地。秋季9-10月开始南迁,到达中国东部沿海在11-12月。迁徙时多成对或成小群,经过嫩江和乌苏里江,在辽东半岛和东部沿海越冬。 叫声:通常无声。
太平洋潜鸟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印迪吉尔卡河,往东经科累马河、阿纳德尔盆地、楚科奇半岛,经白令海中的圣劳伦斯岛和阿留申群岛到阿拉斯加和南部的科迪亚克岛,再继续往东经加拿大到哈德逊湾和巴芬岛,往南到加拿大南部詹姆斯湾和翁加瓦半岛。越冬在繁殖地南部海域、俄罗斯远东、千岛群岛、加利福尼亚和中国辽东半岛及东南沿海一带。
中国分布:东北(乌苏里江)、辽东半岛(柳屯)、山东(胶州)、江苏(连云港车牛山)。
原生分布: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美国。
太平洋潜鸟世界分布图
旅鸟分布:百慕大群岛、中国、格陵兰岛、香港。
未定分布:朝鲜、韩国。
太平洋潜鸟繁殖期6-7月。繁殖于北极和亚北极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带,营巢于海岸、河口、河流及湖泊岸边。巢多由枯死的水生植物堆积而成,极为简陋。每窝产卵1-2枚,卵的大小为68.5-87mm X 44-51mm,平均75.7mm X 47mm。
年长的幼鸟通常在巢中占有哺育的优先地位,在食物缺乏的时期,亲鸟通常先喂养年长的雏鸟,而年幼的雏鸟则可能会死去。雏鸟在一开始的5-7周完全依赖亲鸟,约到第8周会开始锻炼捕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亲鸟有护鸟行为,会用翅膀遮挡住雏鸟防止捕食者攻击。在繁殖期间,雄鸟为了争夺雌鸟会有攻击行为,它们经常用嘴攻击对手甚至留下致命伤。
太平洋潜鸟和黑喉潜鸟非常相似,长期以来一些学者曾将它作为黑喉潜鸟的一个亚种。但是Portenko(1939)和Bailey(1948)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潜鸟和黑喉潜鸟的繁殖区在东西伯利亚的阿纳德尔盆地和阿拉斯加重叠,长期以来又未见到有中间类型,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应将它作为一独立种。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在中国数量稀少,偶见有报道。曾记载于1983年12月1日在大连小平岛近海岸采得1只雌鸟。
太平洋潜鸟的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相关的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波动范围<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面积和质量下降,种群数量过小,分布区域碎片化等)。种群数量趋于上升,没有达到濒危的境况(在10年或者3个世代内数量下降>30%);种群数量庞大,未接近种群脆弱或濒危的标准(种群内成熟个体的数量<10,000,并在10年或者3个世代内持续下降>10%,种群结构失衡等)。
2006年,湿地国际估计太平洋潜鸟的全球种群数量为930,000-1,600,000只。2009年,部分国家种群数量估计为:有50-10,000只太平洋潜鸟在日本越冬;有100-10,000队成鸟和1,000-10,000只个体在俄罗斯越冬。
在冬季,太平洋潜鸟的种群密度相对更低,而繁殖季节种群密度则更高。研究发现在太平洋潜鸟的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有可能来自于其生态系统中的污染,而那些污染物质最终到达食物链更高级别的太平洋潜鸟体内。对于人类带来的压力,太平洋潜鸟适应得相对更好,但是太平洋潜鸟的栖息范围由于人类的占用正变得越来越小。
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评估等级——未予评估(NA,中国为分布区边缘);
暂未列入《华盛顿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2012)——无危物种(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