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导航 搜索
鸟百科鸟类大全非洲秧鸡
非洲秧鸡

非洲秧鸡

中文学名 非洲秧鸡
英文学名 African Crake
鹤形目
秧鸡科
非洲秧鸡

1鸟种简介

非洲秧鸡(学名:Crex egregia,英文名:African Crake)是长脚秧鸡属的鸟类。本种为古北区典型的草地栖息鸟类。头小,喙细长,腿和趾都长。善于快速步行,偶尔也会进行短距离的飞行。

2外形特征

非洲秧鸡是一种涉禽,体长20-23厘米,翼展40-42厘米。雄鸟上体夹杂着黑色和橄榄褐色,颈背和后枕是普通的浅棕色,从鸟喙的底部到眼睛上方有白色条纹。头部、前颈、喉咙和胸部的两侧是蓝灰色,飞羽为黑褐色,且侧面和腹部两侧没有黑白色。眼睛红色,鸟喙偏红,而腿和脚是浅棕色或灰色。两性在外观上相似,雌鸟略小于雄鸟,体羽更加索然无味,亚成鸟有一个黑暗的鸟喙,灰色的眼睛,下体较浅,上体较单调 。

身体短而侧扁,以利于在浓密的植物丛中穿行。全身羽毛深褐色背部有黑色花玟纹,腹部是是黑白相间的横斑纹。红眼睛,头小,颈短或适中,颈椎14—15节。嘴粗短,嘴基部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嘴长的一半。跗跖与中趾连爪长度几等长。翅很宽,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与第5枚或第6枚初级飞羽等长。上体有条纹,头侧至胸为灰色,下体有横纹。 尾短,尾羽6—16枚,通常12枚,尾端方形或圆形,常摇摆或翘起尾羽以显示尾下覆羽的信号色。通常腿、趾均细长,有后趾,用来在漂浮的植物上行走,趾两侧延伸成瓣蹼用来游泳。

QQ截图20160809090420.jpg

3栖息环境

这种鸟类常在稻田里的秧丛中和谷茬上筑巢栖息。主要栖息地是沼泽,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筑巢。繁殖生活于北方,迁南方过冬。对栖息地的选择较广,有湿地、草地、森林和灌丛等生活型,在非繁殖季节通常单个栖息,繁殖季节为季节性配对或家庭栖息,但在结群物种中为群居,在秋、冬季最明显。

4生活习性

杂食性,在软土中或枯叶中探食,主要寻找无脊椎动物;粗喙的种类能扯下植物,吃种子、核果、嫩枝、叶等;瓣蹼鸡属能频繁潜水寻食。也吃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蜘蛛、马陆、蠕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小鱼以及小鸟及其卵和雏鸟。

QQ截图20160809090425.jpg

5分布范围

该种为古北区典型的草地栖息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及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卢旺达、塞拉利昂、南非、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西班牙。

6繁殖方式

单配制,配对关系仅在繁殖季节发生。善于游泳和鸣叫,叫声在求偶和配对关系上有重要作用,但在非繁殖季节基本上不鸣叫。在水边或水中的植物丛中营巢,两性营巢,繁殖期在10月至3月,每窝产卵2-8枚,通常是5-6枚。每年产1-2窝,孵卵期14-24天。两性都参加孵卵,通常由双亲喂食和照顾幼鸟。1岁或不足1岁便开始繁殖。

QQ截图20160809090434.jpg

7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8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9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QQ截图20160809090442.jpg

*非洲秧鸡同级分类

长脚秧鸡非洲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