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导航 搜索
鸟百科鸟类大全靴篱莺
靴篱莺

靴篱莺

中文学名 靴篱莺
英文学名 Booted Warbler
雀形目
苇莺科
靴篱莺

1外形特征

靴篱莺体形较小(11厘米)的褐色莺。大小及形状均同柳莺(Phylloscopus)但色彩斑纹却似苇莺。嘴甚小,近白的眉纹长而宽且远伸散于眼后。上体纯灰褐;下体乳白,两胁及尾下覆羽沾皮黄。具白色的眼圈。尾平,外侧尾羽白色。甚似赛氏靴莺但区别在体型较小,上体褐色较重,下体多皮黄色,嘴较小。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粉红;脚-粉灰。

靴篱莺

2分布范围

繁殖于俄罗斯及中亚;越冬在印度。罕见留鸟于新疆西部的准噶尔盆地及玛纳斯河谷,高可至海拔2000米。

靴篱莺

3悦耳鸣音

靴篱莺有较强的发声器官,靴篱莺在鸣叫时由数个小乐段鸣叫声所组成的如流水般淌出的甜美鸣声,每个小乐段均由轻柔的clik声引出。鸟类是除哺乳动物外唯一具有特定发声器官的脊椎动物。不过,哺乳动物的发声器官在喉头,而鸟类的发声器官是在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科学家称它为鸣管。鸣管是一种特化的构造,这里的气管内外壁都变薄而形成鸣膜,两支气管分叉处有鸣骨,上生半月膜。当气流通过鸣管时,鸣膜和半月膜振动发声。鸣管外侧着生有鸣肌。鸣肌能调节鸣叫的音调和音量。鸟类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能鸣叫,而哺乳动物只在呼气时才能发声。科学家们认为,对鸟类发声机制的研究不仅对鸟类行为研究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人类语言能力的研究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鸟声学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靴篱莺

4栖息环境

靴篱莺栖息于林下生长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泰加林,以及有桦杨、杨树、柞树等阔叶林,尤其常见于稀疏树木的林间灌丛、草地、林缘及河流、湖泊、水塘等水域附近的小块林地、灌丛草地。以及栖息于近荒漠的农田及水渠边的灌丛间,尤其是水边或近水域附近的灌丛或草丛中,有时亦见于芦苇沼泽、农田、园圃和城市公园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隐蔽在茂密的灌丛或草丛中,行动敏捷,难以发现。多在灌丛或草丛间穿梭,常站在草茎中部且灵活地沿草茎上下跳跃攀缘。遇有干扰时常发出尖锐的"churk、churk”的警叫声。

靴篱莺

5生活习性

食物主要有昆虫。据钱燕文等(1965)在新疆剖检4胃,全为昆虫,所吃昆虫包括有象甲等。

靴篱莺

6生长繁殖

靴篱莺繁殖期5-7月。繁殖期间常发出占区鸣叫。筑巢于茂密的灌丛或草丛的地面上,有时也将巢建造在离地面不高的灌木侧枝上,离地面不到0.5m的高度。巢呈杯状,外层主要由枯草茎、草叶、须根以及个别鸟类羽毛编织而成,内层为较细软的草茎和一些松软的植物,有时还垫有鸟类羽毛和兽毛。巢外径8-12cm、内径4-6.5cm、高4-10cm、深3-5cm。另据钱燕文等(1965)于1958年7月19日在新疆库尔勒采得1巢,几乎纯以野麻筑成,内垫以羊毛。巢高88mm、深39mm、外径85mm、内径55mm。

靴篱莺

每窝产4-6枚卵,通常5枚。卵呈淡粉红色或污白、或粉红白色,缀以红褐色或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5.5(14-17)mm×12.2(11-13.5)mm。

靴篱莺

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在特别热的天气,雄鸟有时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3-14天。

7分来讨论

靴篱莺全世界共计有3亚种,即指名亚种H. c. caligata、新疆亚种H. c. rama和蒙古亚种H. c. annectens。我国境内分布有2亚种,即指名亚种H. c. caligata和新疆亚种H. c. rama。

对于本种的亚种分化,有着不同意见。Sibley和Monroe(1993)和Glutz和Bauer(1991)认为,新疆亚种H. c. rama和指名亚种H. c. caligata在形态和叫声上的不同,而将新疆亚种H. c. rama作为独立种处理。然而,Cramp(1992)、Inskipp等(1996)认为,它们彼此相连的一些分布区有混杂和变化的种群,而不同意将rama作为独立种处理。我们(卢汰春等)同意这一意见。

靴篱莺

*靴篱莺同级分类

厚嘴苇莺赛氏篱莺西草绿篱莺靴篱莺东草绿篱莺黄捕蝇莺山捕蝇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