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被误认的体型略大(30厘米)而具羽冠的噪鹛。黑色的额、眼先及过眼纹与白色的头及上胸成对比。
三个亚种体羽色彩不一--指名亚种颈背略灰,颈圈及胸带栗色,背、两翼及腹部橄榄褐,尾近黑;patkaicus的颈背白,背多栗色,尾黑色较少;diardi 下体白,两胁栗色,颈背及上背灰,两翼及下背栗色,尾橄榄褐色。虹膜-红褐;嘴-近黑;脚-深灰。叫声:清晰哨音及低声吱吱叫发展成响亮似咯咯"大笑"的群叫声。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南、东南亚及苏门答腊西部。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西藏东南部(指名亚种)、云南西部(patkaicus)及云南南部(diardi)从海平面至海拔1500米的适宜栖息生境。
白冠噪鹛滇南亚种(学名:Garrulax leucolophus diardi)。分布于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
白冠噪鹛指名亚种(学名:Garrulax leucolophus leucolophus)。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
白冠噪鹛滇西亚种(学名:Garrulax leucolophus patkaicus)。分布于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Patkai山脉。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沟谷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灌木和竹丛发达的茂密阔叶林较喜欢。
主要以金龟甲、步行虫、甲虫、蝉、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榕树果、草子和其他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吵嚷成群栖于浓密灌丛但甚惧生。多在森林地面或近地面处取食,在树叶中找食昆虫。喜次生林。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5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巢为浅杯状,结构较为粗糙、松散,主要由细枝、枯草茎、草叶、竹叶、根和少量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和须根。巢多置于林下灌木或幼树上。每窝产卵通常3-5枚,偶尔有多至6枚和少至2枚的,卵纯白色、光滑无斑,为椭圆形,大小为2530mm×21-24mm。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