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斑姬鹟雄鸟上体包括两翅和尾黑色具暗蓝色光泽,眉纹白色长而宽阔,自额基向后延伸至后颈。眼先、脸颊、耳羽和头侧黑色,内侧大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翈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块白斑。尾巴黑色,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基部白色,下体白色,两胁沾灰色。
雌鸟暗橄榄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或多或少沾棕、多呈暗棕褐色或褐色。两翅暗褐色,翅是覆羽灰褐色,大覆羽和内侧次级覆羽具棕白色羽缘。下体烟灰白色,颏、喉和腹中部白色。
幼鸟上体黑褐色具棕色羽干纹和斑点。翅和尾黑褐色,尾下覆羽棕色。下体棕白色具黑褐色斑点,下腹斑点较少,羽色亦暗淡。虹膜暗褐色,鸟喙和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7-9g,♀8g;体长♂100-111mm,♀101mm;嘴峰♂8.5-11mm,♀9mm;翅♂57-60mm,♀58mm;尾♂43-47mm,♀47mm;跗蹠♂15-16mm,♀20mm。(注:♂雄性;♀雌性)
夏季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和竹林中,尤其是河谷与林缘地带有老龄树木的疏林中较常见,也出入于次生林和人工林内,冬季下到山脚和邻近的平原地带,有时也见于居民点附近的小树丛和果园中。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树冠下层低枝处活动和觅食,也常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捉到昆虫后又落于较高的枝头上。有时也在林下幼树和灌木上活动和觅食。繁殖期间雄鸟常躲藏在大树茂密的树冠层中鸣唱,鸣声清脆、委婉悠扬,先是一阵尖细的‘pi-pi, piaokaopi-pilixiao-ao-, pi-, qiciqilili’声,接着为圆润而快捷的‘cikucikuao-xi’多音节声。性胆怯而机警,一遇危险,迅速藏匿。
主要有天牛科、拟天牛科成虫、叩头虫、瓢虫、象甲、金花虫等鞘翅目昆虫,以及尺蠖蛾科、松鞘蛾、波纹夜蛾幼虫、毛虫和其他鳞翅目幼虫,雏鸟几乎全部以昆虫幼虫为食。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泰国、东帝汶、越南。
地区性常见于中国西藏东南部、贵州南部及广西,于海拔900~2600米的山区森林。在香港亦有记录,可能为逃逸之鸟或分布范围有延伸。
繁殖期4-6月。通常在4月下旬5月初即见雌雄鸟相互追逐,晨昏时雄鸟长时间地站在树枝头高声鸣唱,雌鸟时隐时现活动在附近,在雄鸟周围飞来飞去,或出没于天然树洞觅找巢位。通常营巢于海拔1000-2100米的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竹林中,也营巢于次生林,混交林、果园和人类住宅附近。巢多置于岸边洞穴或岩石下,也在合适的人工巢箱和柴垛缝隙中筑巢。还发现在房舍木柱洞隙和葡萄架横杆的竹筒内营巢。营巢材料随环境而不同,主要由枯草叶、草茎、细根、树皮、苔藓、树叶、树皮等材料构成。营巢活动主要由雌鸟承担,但雄鸟亦参与部分营巢活动。巢筑好后第二天即开始产卵,每天产1枚卵,多在早晨产出。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3-4枚。卵呈椭圆形,橄榄色沾染有淡黄色或黄绿色,被有细小的红褐色或桔红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常形成一圆环状。卵的大小为14.1-16.1mm×11.2-12.3mm。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3天。
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赤裸无羽,全身桔黄色,仅具几撮灰色绒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刚孵出的最初两天,雄鸟喂食次数多,雌鸟多在巢中暖雏,以后雌鸟亦积极参与觅食育雏活动。雏鸟生长迅速,3日龄飞羽羽鞘开始长出;5日龄睁眼,飞羽羽鞘先端变黄,颈、胸两侧和翅覆羽羽鞘均开始长出;6日龄胸两侧羽轴破鞘,呈黄白色,尾羽羽鞘亦出现;7-8日龄飞羽被鞘;9-10日龄全身已被羽毛覆盖;11-12日龄羽毛已丰满,羽毛颜色似成体雌鸟,已具短距离飞翔能力;13日龄已离巢,或许此时的离巢由于观察干扰所致;如无干扰,或许还能在巢中停留几天,由此估计留巢期12-15天。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