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眉松雀雄鸟前额、颊和眉纹深红色,眼先、眼后和耳羽灰褐色或暗褐色,头顶、枕、后颈、背、肩和翅上覆羽暗褐色或褐色、具宽的暗红色或橄榄绿黄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橙红色,尾羽黑揭色,外翈羽缘红色或橄榄绿黄色;两翅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羽缘红色或橄榄绿黄色。颊、颏深红色,喉、胸深红或橙红色,羽毛中央白色形成白色斑点,其余下体淡褐灰色,腹中央较淡,尾下覆羽淡灰色,羽缘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褐灰色,羽缘橄榄黄色。
雌鸟前额、眉纹金橙黄色,头顶枕、后颈暗橄榄黄色。背、肩灰褐色,羽缘橄榄绿黄色。腰和尾上覆羽橄榄黄色无纵纹,两翅和尾暗褐色,羽缘橄榄黄色,颊、颏、喉、胸金橙黄色,其余下体淡褐灰色。虹膜红褐或淡褐色,嘴肉褐色或角褐色,脚淡褐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5-50g,♀35-48g;体长♂161-210mm,♀180-197mm;嘴峰♂12-13.5mm,♀12-13mm;翅♂90-100mm,♀91-98mm;尾♂72-84mm,♀70-80mm;跗蹠♂19.0-24.0mm,♀19.5-23mm。(注:♂雄性;♀雌性)
相似种松雀雄鸟头顶红色无红色眉纹,喉、胸玫瑰红色无白色斑点。雌雄鸟翅上均具两道翅斑。区别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栖息于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及其森林上缘的矮树丛、杜鹃灌丛、竹丛和草地。海拔高度2000-5000m,夏季分布较高、多在林线上缘灌丛草地或有稀疏树木生长的灌丛草地和林缘地带,冬季分布较低、多在3000m以下的沟谷与河滩灌丛和林缘地带。中国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及四川海拔3500-4200m的较高针叶林。
食性: 主要以草子为食,也吃灌木和树木果实和种子。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亦喜成群,常成小群在树枝间或灌木丛中,有时也到地上活动。不做长距离飞翔。除繁殖期间外,很少鸣叫,活动时毫无声响,性较安静。但繁殖期间也善鸣唱,婉转悦耳,富有变化。叫声:甚寂声。鸣声为多变的颤鸣,也作ter ter tee,偶有似麻雀的吱吱叫。
世界: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
中国:分布于四川西部康定、白玉、巴塘、西南部木里、甘洛、南部重庆、中部成都、都江堰、峨眉、宝兴、南充,云南西北部中甸、丽江、怒江与澜沧江山脉、东北部永善、西部泸水、新平、中部昆明,西藏南部聂拉木、绒辖、东南部察隅、通麦、林芝、易贡湖、扎曲贡、达格章和昌都地区西南部。
在中国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不常见。由于羽色漂亮,鸣声悦耳,又易于饲养,多被用作笼养观赏鸟,应控制猎取。
该物种分布范围较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