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羽色相似。整个上体棕褐或淡棕褐色,各羽具宽阔的黑色或黑褐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羽色稍较浅淡,黑色纵纹亦不显著。尾褐色,羽缘较浅淡。两翅褐色或暗褐色,羽缘棕红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级飞羽具棕红色羽端。眼先、颊、耳羽黑褐色,眉纹前段白色、较窄,后段棕红色、较宽阔。颈侧灰色黑褐色纵纹。颏、喉白色杂以黑褐色圆形点斑。胸棕红色,形成宽阔的胸带,下胸以下白色、被黑色纵纹,两胁和尾小覆羽沾棕具黑褐色纵纹。虹膜暗褐色或褐色,嘴黑褐色,基部角黄色,脚肉色或红褐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5~22g,♀15~22g;体长♂130~156mm,♀124~153mm;嘴峰♂10 ~13mm,♀9~12mm;翅♂60~71mm,♀61~67mm;尾♂50~70mm,♀55~66mm;跗蹠♂19~22mm,♀19~22mm。(注:♂雄性;♀雌性)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 1800~4500米的高山灌丛、草地、沟谷、牧场、高原和林线附近,秋冬季多下到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区。
除繁殖期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家族群或小群活动。性活泼而机警,常在高山矮林、溪谷、溪边柳树灌丛、杜鹃灌丛、高山草甸、岩石荒坡、草地和农耕地上活动和觅食,当人接近时,则立刻起飞,飞不多远又落入灌丛或杂草丛中。迁徙:留鸟
食性:主要以豆科、沙草科、禾本科、茜草科和伞形花科等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花揪、榛子、荚蒾等灌木果实和种子。此外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尤其在繁殖期间捕食昆虫量较大
繁殖期6~7月。通常营巢于灌丛中。巢呈碗状,主要由枯草和苔藓构成,有时掺杂有树叶和碎屑,内垫有兽毛和羊毛。巢呈杯状,主要用细草茎和少许须根缠绕而成,内垫苔藓和少量兽毛。大小为外径10.5cm×9.7cm,内径6.5cm×6.2cm,高4.2cm,深2.5cm。每窝产卵3~6枚,通常4~5枚。卵天蓝色、光滑无斑,有的钝端微被褐色小斑点,卵为椭圆形,大小为17.3~21.1 mm×13.0~15.0mm。
原生种分布地: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海东北部、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甘肃西北部天堂寺、西南部和东南部,陕西秦岭,四川北部松潘、红原、阿坝、南江、西北部石渠、西部德格、道孚、巴塘、泸定、康定、西南部木里、西昌、会东、甘洛、马边、冕宁、中部宝兴、天全、峨眉、峨边,云南西北部丽江、德钦、中甸、西部贡山、维西、漾濞、宾川、大理、洱源、北部宁蒗,西藏亚东、易贡、莫洛、则拉、丹娘山口、多雄拉、勒西卡、麦通、聂拉木、春丕河谷、拉萨和昌都地区。
全球种群未量化。据报在巴基斯坦局部活动频繁,印度北部和不丹较为常见,在尼泊尔的分布最为普遍(Grimmett et al. 1998)。棕胸岩鹨在中国仅见于西南地区,种群数量较丰富。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