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孤鸫(学名:Myadestes obscurus):体长18-19.5厘米,体重49-52克。也被称为“夏威夷画眉”,这是一种体型小,羽毛颜色单调的鸫鸟,有一个灰褐色的头,上体橄榄褐色,下体淡灰色。鸟喙和腿是黑色的。幼鸟上体深褐色,有发白的横斑纹。
发现主要是在大岛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热带雨林。数量估计大约17万只,是最常见的夏威夷鸫鸟。有稳定的种群数量,但由于整体存在和分布大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特别是有的小岛,它被认为是脆弱的。是夏威夷特有物种,分布于夏威夷群岛。
栖息于潮湿的原始森林,海拔高度达1000米以上,它们的特点是大一个封闭的森林冠层和各种果树木组成的下层活动。也会出现在灌木丛和草原,但密度较低,也有一些群体被出没于2000米以上没有树木的高山灌丛。
常单独活动,冬季也成群。性胆怯而机警,遇人或有干扰立刻发出警叫声。常在林下灌木或乔木树上活动和觅食,但更多是下到地面觅食。
饮食包括低增长的浆果和陆生无脊椎动物。主要是食果,在各种各样的林下灌木和树木寻觅水果,也在牧草或森林冠层啄食无脊椎动物,包括蚯蚓、蜗牛、蜘蛛和昆虫。
在一年中,都可以听到它们的栖息欢唱愉快的,生涩的旋律,雌鸟和雄鸟相互追逐并在飞行中展示的歌曲被称为“欢笑”。由于它们的平淡和不起眼的外表,所以人们往往先通过它们的声音来检测其方位。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夏威夷孤鸫通常是一种孤独的鸟,一年中只在繁殖期间才能看到成对出现,只持续至少一个繁殖季节。在繁殖季节持续1-10月结束,雌鸟负责承担构造巢的责任,每窝产1-2枚卵。巢是一个松散的笨重杯形巢,用蕨类、苔藓、叶子和小树枝搭建,有时内衬草,松针或花叶。孵化持续大约16天,雏鸟留巢约19天。两性喂雏鸟,和成鸟生活5-6周后幼鸟离巢,其后,它们可能留在父母的区境内长达6个月。
在1976-1979年,人口估计达到170,000只鸟,在1995年超过这一数字。趋势:该物种面临栖息地退化、疾病和外来物种竞争的捕食压力。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