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导航 搜索
鸟百科鸟类大全红背细尾鹩莺
红背细尾鹩莺

红背细尾鹩莺

中文学名 红背细尾鹩莺
英文学名 Red-backed Fairywren
雀形目
红背细尾鹩莺

1外形特征

红背细尾鹩莺平均体长11.5厘米;尾长6厘米;平均重量约8克。 在着明显的两性异形。雄性具显著的婚羽,头、背和尾为黑色,背部具红色羽,翅膀棕色。雌性背褐色、腹苍白色。雄性的非婚羽及幼羽与雌性羽毛类似。少数雄性存在白色的非婚羽。 进化生物学家迈克·韦伯斯特(Mkie Webster)研究发现雄性间因雌性引起的竞争会影响雄性的外表,雄鸟背羽的颜色鲜艳与否与其体内睾酮的含量有关。睾酮含量越高,背羽越鲜艳。而这也与其抚育后代有关,背羽鲜艳的雄鸟,往往会抚育更多的幼鸟。

红背细尾鹩莺

2生态习性

红背细尾鹩莺主要取食昆虫,同时也少量取食种子及小型果实。其典型栖息地为石楠林及热带稀树草原,特别是有低矮灌木及高大草本遮蔽之处。其多以一对或小群体为单位在全年内标记其领土。但由于其原生地常发生林火,所以其也可迁徙生活。
红背细尾鹩莺日间活动,活跃于黎明及一天多时。其不觅食时,多躲避。其栖息地植被密集,长相互之间疏离羽毛。其运动方式常为跳跃,双脚同时离地也同时着地。但其也可以“啮齿动物式跑步”的方式奔跑。其以长尾羽保持平衡,通常直立,但很少一直如此。短而圆的翅膀提供了良好的初始升力,使其可进行短距离飞行,而没有长距离飞行的能力。其以一系列上下起伏的方式飞行,最大距离为20至30米。

红背细尾鹩莺

其栖息地会因旱季的野火及雨季的雨水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其可能会进行迁徙而入侵其他细尾鹩莺的领地。而生活于沿海地区的红背细尾鹩莺,其领地较其他地区则相对稳定。红背细尾鹩莺的共同抚育与其他细尾鹩莺有较大差别。关于协助鸟只有零星报道,而关于红背细尾鹩莺的协助鸟则更少。
雄性及雌性成年红背细尾鹩莺都可以“啮齿动物式跑步”的方式分散掠食者对鸟巢内雏鸟的注意。它们会低下头、颈及尾巴,伸出双翼,迅速的跑动将羽毛抖松,并发出一种持续的警报鸣声。
红背细尾鹩莺是主要取食昆虫。主要包括象鼻虫、金花虫、吉丁虫、叶甲、步甲、半翅目昆虫、蛾、黄蜂及蝉等;此外,也取食蜘蛛及昆虫的卵。它们也取食少量的种子、花朵及果实。它们会在落叶、灌木丛及水边间觅食。主要在早晨及傍晚。雄性及雌性成年都会帮助喂养幼鸟。

3生长繁殖

红背细尾鹩莺为一夫一妻制,并再在一个或数个协助鸟的帮助下共同抚养幼鸟。不过,协助鸟都已性成熟,它们会在这个群体内停留一年或更长时间直至其组成家庭。 红背细尾鹩莺交配季节在八至二月份,筑巢于草丛或低矮的灌木中,每窝产卵3-4枚。

红背细尾鹩莺

4地理分布

红背细尾鹩莺为澳大利亚的特有种,分布于金伯利至新南威尔士东部的沿海地区。
已确定了2个红背细尾鹩莺的亚种,分别为: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长尾橙背亚种(M. m. melanocephalus);
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的红背亚种(M. m. cruentatus)。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红背细尾鹩莺同级分类

蓝白细尾鹩莺华丽细尾鹩莺白肩细尾鹩莺红背细尾鹩莺紫冠细尾鹩莺辉蓝细尾鹩莺红翅细尾鹩莺蓝细尾鹩莺杂色细尾鹩莺娇美细尾鹩莺蓝胸细尾鹩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