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小(10厘米)而尾短的鹩鹛。特征为上体深褐而带白色小点斑,两翼及尾具棕色及黑色横斑。下体皮黄褐色而多具黑色蠹斑及白色小点斑。虹膜-深褐;嘴-角质褐色;脚-角质褐色。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中国西南、华南及东南,缅甸西部及北部和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局部分布且不常见于海拔1100~2150米。在云南东南部及福建北部武夷山有记录,但应见于西藏东南部,可能在其他地方有所忽视。
性隐蔽,隐匿于山区常绿林的林下层。
生活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茂密林下层行为隐秘的小型鸟类,体长10 ~ 11 cm,体重不到10g。形态上,它与鹩鹛属(Spelaeornis)鸟类十分接近;行为上,则与鹪鹩属(Troglodytes)的某些成员很相似;而它的单调重复但音调很高的鸣声又和鹪鹛科(Pnoepygidae)的成员有共同点。正因为有这些特征,对丽星鹩鹛分类地位的认识,也一直存有争议。1845年,英国鸟类学家、印度动物学的奠基人之一Edward Blyth依据从印度大吉岭地区采集的标本命名了丽星鹩鹛Troglodyte punctatus(学名意为‘有斑点的鹪鹩’)。1874年,苏格兰鸟类学家、陆军上校Arthur Hay(1862-1876年间也被称作Viscount Walden)认为T. punctatus已经在1823年被用于命名欧洲的鹪鹩,从而不再适用于丽星鹩鹛,为此建议将其学名变更为T. formosus(意为‘美丽的丽星鹩鹛鹪鹩’)。可见,早期的鸟类学家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鹪鹩。其后的学者则依据形态学证据认为它是一种鹩鹛,属鹛科成员。还有学者根据较长的喙和较高音调的鸣声建议应为它建立一个新属Elachura,其学名相应也变更为Elachuraformosus(意为‘美丽的短尾鸟’)。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证据,对丽星鹩鹛分类地位的认识真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这也正是传统形态分类学的现实所在。
《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的一项研究指出,一种体型较小、模样普通的鸟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的雀形目鸟类的唯一成员。这种有斑点的画眉科鸟类先前被称作丽星鹩鹛(Elachura formosa),生活在东南亚地区,主要活动在茂密的灌木丛林间。乍一看,这种浅褐色的小鸟很不起眼——和北美洲冬鹪鹩的大小及外形类似。丽星鹩鹛栖息的生态系统也和其他很多鸣鸟的栖息地非常类似。但研究人员指出,其较高音调及多音节的鸣声和其他鸣鸟有显著不同,且科学家弄清了其中的原因:从遗传学角度而言,丽星鹩鹛是鸣鸟中一类特殊的群体。
截至目前,科学家尚不清楚丽星鹩鹛科(Elachuriade)何时完成进化以及其他近缘种是否已经灭绝。因为丽星鹩鹛的基因组成和其他雀形目鸟类截然不同。研究人员建议,应当将其置于独立的科,且其拉丁文名称也相应变更为Elachura formosa(意为“美丽的短尾鸟”)。该研究的发表预示着随着大规模物种DNA测序工作的完成,很多生物的系统演化关系将会被重新认识和修订。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