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灶鸟(学名:Furnarius rufus)体型较大,颈椎15枚。鸣肌不发达,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雏鸟晚成性。筑巢精巧,建圆拱形泥巢,故名。栖息于次生丛林、草坪及农地,多集群生活及繁殖。是阿根廷的国鸟。阿根廷人对棕灶鸟极为偏爱。认为棕灶鸟筑巢独俱特色,形似“面包烤炉”,人们赞赏其“建筑技艺”高超,并喻其为面包师,赢得人民的普遍宠爱。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
棕灶鸟体长16~23厘米,体重31~65克。尾巴方形,喙很直。冠褐色,喉咙白色,上体羽毛呈红褐色,飞羽略灰暗,尾巴红褐色,下体是一种略带苍白的棕黄褐色,雄鸟及雌鸟相似,幼鸟下身稍为淡色。它们的体形随北部至南部已逐渐有所变化。腿细长,适合在开阔的草原上生活。
常见于热带稀树草原,次生丛林、草坪、牧场和耕地,也常探访人类居住区。
主要吃昆虫及其他节肢动物,偶尔也吃植物性物质,如种子和果实。在地面上步行觅食,鸣叫的声音是快速的颤音,通常听到雌雄对唱,雄鸟节奏快而雌鸟略慢。若同为两个雄鸟,它们会一边鸣叫一边拍打翅膀击败对方,拍击翅膀的速度和它们发出的颤音同步。
绝大多数鸟类的巢穴都使用嫩枝搭建,四面通风,相比之下,南美洲的棕灶鸟则是一个另类,会在树上建造土窝。它们收集泥土和粪便,在高枝上建造一个碗状巢穴。在阳光的烘烤下,巢穴逐渐变硬,允许棕灶鸟在里面产卵。它们的巢穴建在背风处,防止被大风吹跨,同时也能经受住其他恶劣天气考验,是一个理想的避难所。
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
棕灶鸟营半球型的巢,看上去象烤箱,其营造的烤箱形巢最为典型,是众所周知的。它们精心制作的炉形的泥巢,常见的建筑于树叉上和电线杆上。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主要的繁殖期在8月至12月期间,在产卵前几个月就开始筑巢的艰巨任务。每窝大约产3至4卵,孵化期约16日至17日天,双亲一同孵化和喂雏,幼鸟离巢期约24至26天。
该物种分布范围很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鸟巢是用泥筑成,仿佛人类的灶,往往会筑在树、篱柱、电话柱或建筑物上。夫妻整年都会一起生活及一同筑巢,筑巢时间由15日至2-3个月不等。
它们每次生2-4只蛋,孵化期为14-18日,双亲也会负责孵化和哺育。雏鸟出生后23-26日就会换羽,换羽后会继续留在双亲的地盘约6个月。期后它们不会再使用同一鸟巢来繁殖,所以很多时会看见有几个鸟巢接连在一起。
英国《每日邮报》展示的这组照片中,冬季,一对灶鸟夫妻用泥巴混合纤维、头发或干草,在一户居民家的窗台上合力打造爱巢,为随后孕育后代做准备。它们首先在窗台角落搭起两堵墙,随后封上圆顶。
最后夫妻俩在巢穴正前面建了一条狭窄曲折的入口,里面的一堵分隔墙将巢穴内部分成走廊和内室,雌性灶鸟在内室里铺着干草和羽毛作“床”。整个建造过程长达数月。
据悉,一对灶鸟夫妻通常会产下3-5枚卵,只需20天就能孵化出雏鸟。雏鸟18天就能长出羽毛,在巢里会和父母生活3个月。它们独特的叫声很容易被分辨出来。它们常常出现在人类居住区或城镇郊外。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