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导航 搜索
鸟百科鸟类大全灰雁
灰雁

灰雁

中文学名 灰雁
英文学名 Greylag Goose
雁形目
鸭科
雁属
灰雁

1形态特征

灰雁雌雄相似,雄略大于雌。头顶和后颈褐色;嘴基有一条窄的白纹,繁殖期间呈锈黄色,有时白纹不明显。背和两肩灰褐色,具棕白色羽缘;腰灰色,腰的两侧白色,翅上初级覆羽灰色,其余翅上覆羽灰褐色至暗褐色,飞羽黑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褐色,具白色端斑和羽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全白色。头侧、颏和前颈灰色,胸、腹污白色,杂有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由胸向腹逐渐增多。两胁淡灰褐色,羽端灰白色,尾下覆羽白色。虹膜褐色,嘴肉色,跗蹠亦为肉色。幼鸟上体暗灰褐色,胸和腹前部灰褐色,没有黑色斑块,两胁亦缺少白色横斑。

大小量度:体重♂2750-37508,♀2100-3000g;体长♂790-880mm,♀700-860mm;嘴峰♂63-68mm;♀52-67mm;翅♂420-489mm,♀319-435mm;尾♂130-168mm,♀116-145mm;跗蹠♂67-77mm,♀67-74mm。(注:♂雄性;♀雌性)。

5.jpg

2栖息环境

灰雁主要栖息在不同生境的淡水水域中,常见出入于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水库、河口、水淹平原、湿草原、沼泽和草地。

3.jpg

3生活习性

迁徒:灰雁3月末至4月初成群从南方越冬地迁到中国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北部地区繁殖,9月末开始成群迁往中国南方越冬,大批迁徙在10月初至10月末,少数持续到11月初,人们曾于1992年10月中旬至10月末在吉林省西部草原见到3000只的大群。飞行时两翅扇动缓慢,显得有些笨拙,但较有力,不慌不忙,徐徐而飞,成单列或“V”字形队形。飞行高度亦很高,通常晚上迁徙,白天休息和觅食。有时边飞边叫,鸣声宏亮、清脆而高。

行为:除繁殖期外,成群活动,群通常由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组成,特别是迁徙期间。在地上行走灵活,行动敏捷,休息时常用一只脚站立。游泳、潜水均好,但不能持久非不得已时,很少潜水。行动极为谨慎小心,警惕性很高,特别是成群在一起觅食和休息的时候,常有一只或数只灰雁担当警卫,不吃、不睡,警惕的伸长脖子,观察着四方,一旦发现敌人临近,它们首先起飞,然后其他成员跟着飞走。

食性:主要在白天觅食,夜间休息。常成家族群或由数个家族组成的小群在一起觅食。清晨太阳还未出来时就成群飞往觅食地觅食,然后飞到其他水域中较为隐蔽的地方休息,直到日落黄昏才又飞回夜间休息地。冬季在无干扰的情况下,通常觅食和休息都在同一地方,觅食地多在富有植物的水域岸边、草原、农田、荒地和浅水处。食物主要为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叶、根、茎、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吃螺、虾、昆虫等动物食物;迁徙期间和冬季,亦吃散落的农作物种子和幼苗。

13572242677DzDhVKr.jpg

4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耳他、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斯里兰卡、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偶见:阿根廷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

旅鸟:埃及直布罗陀、中国香港、黎巴嫩、利比亚、列支敦士登、阿曼、西班牙、泰国、也门。

13569860743nw6Qrmn.jpg

5繁殖方式

一般2-3龄性成熟,但亦有在不到2龄时雄鸟即开始追逐雌鸟和驱赶其他雄鸟,并开始形成对。繁殖期4-6月。通常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营巢。营巢环境多为偏僻、人迹罕至的水边草丛或芦苇丛,也有在岛屿、草原和沼泽地上营巢的。多成对或成小群营巢,有时在一些营巢环境好的地方巢特别集中,巢间距仅10m左右。雌雄共同营巢。巢由芦苇、蒲草和其他干草构成,巢四周和内部垫以绒羽。每窝产卵4-8枚,一般4-5枚。卵白色、缀有橙黄色斑点,大小为84.5-90.5mm×60-63.2mm,重156-178g。4月初至4月末产卵,通常1天1枚。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27-29天。5月初至5月末雏鸟陆续孵出,6月中旬成鸟集中在偏僻、人迹罕至的水边芦苇丛中换羽。

1356986074mJiyfywI.jpg

6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灰雁在中国种群数量较大,特别是越冬种群,历史上曾和鸿雁、豆雁、白额雁一起是中国传统的狩猎对象,由于过度狩猎和越冬环境恶化,种群数量下降很大。世界水禽研究局(IWRB)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国仅统计到4906只。1992年10月中旬至10月末,在吉林省西部草原见到3000多只,估计中国灰雁的种群数量已有所恢复。

2.jpg

 

7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jpg

*灰雁同级分类

灰雁鸿雁白额雁小白额雁豆雁粉脚雁斑头雁短嘴豆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