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鸱(学名:Steatornis caripensis )是夜鹰目油鸱科的鸟类。南美洲的夜出鸟类,洞居,食果实,以油棕榈果为主。是夜鹰目中唯一食果实的成员。油鸱体型较大,翼长,口裂较小,有面盘,尾扇形,脚极小,非常喧闹。油鸱分布于从玻利维亚到委内瑞拉的安第斯山麓的热带森林中,也见于巴拿马和特里尼达。
南美洲的夜出鸟类,洞居,食果实,以油棕榈果为主。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分布到玻利维亚。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的一个歧异种类,属油鸱科(Steatornithidae)。长约30公分(12吋)。尾扇形,翅长宽,暗红褐色,有黑色横斑和白色点斑。嘴强壮,末端钩曲,嘴裂宽阔,周围有长须,眼大而黑。在洞中像蝙蝠一样用回声定位法探路。在洞穴中栖息营巢,发声频率在人的听力范围内,发出阵阵急促声音,叫声快得惊人,每秒能多达250次,兼有凄厉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故西班牙文名称guacharo意为嚎哭者。夜间飞出觅食,一面盘旋,一面从树上采果。在洞中高处突出部石块上铺设有机物,产2∼4枚白色卵。幼鸟在巢中由亲鸟吐食餵养120天,直到体重达到成鸟重量的70∼100%。雏鸟的油无异味,印第安人用作烹调和点灯,俗名、学名均由此而来。
油鸱分布于从玻利维亚到委内瑞拉的安第斯山麓的热带森林中,也见于巴拿马和特里尼达。
有一种油鸱的拉丁学名是,Steatornis caripensis,是油鸱科(Steatornithidae)唯一的一种物种。
油鸱仅1属1种,是夜行性食果鸟类,也是鸮形目中唯一食果实的成员。油鸱体型较大,翼长,口裂较小,有面盘,尾扇形,脚极小,非常喧闹。
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的沿海山地中,生活着夜鹰的近亲——油鸱。它比夜鹰大,颜色跟夜鹰相似。据研究,油鸱跟猫头鹰的亲缘关系比夜鹰更近,它们也是夜行性鸟类。不过,油鸱跟它们的近亲们在食性上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以油棕果为食。油鸱的嘴呈黄色,尖端有钩,很适于啄食多肉的果实。每当黄昏降临,大群的油鸱穿飞在树林中,在棕榈树树冠上啄食油棕果。由于它们长期食用一些含油量很大的植物果实,因而在皮下积存了厚厚一层黄色脂肪,它们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繁殖季节里,油鸱在岩洞中岩壁的凹洼处造巢,它们从嘴里吐出一种粘液,将半消化的果肉粘在一起形成巢壁。油鸱的幼鸟体内积存的油脂要比成鸟更丰富,印第安人很早就熟悉了这一情况。每年,当油鸱的繁殖季节到来时,印第安人都要在油鸱建巢的岩洞口聚会,举行独特的仪式,然后他们支起大锅,架起旺火,将收集来的成千上万只油鸱幼鸟扔到锅里炼油。据说这种油透明无味,长时间存放不变质。印第安人用这种油点灯并食用。
1799年,德国自然学家亚历山大·冯·汉甫尔德到委内瑞拉探险,他首先看到了印第安人熬炼油鸱幼鸟的情景。而后,他进入了委内瑞拉东北部的卡布里岩洞。在那里,他采集到了第一只油鸱标本。他还发现,油鸱聚集的山洞漆黑无比,一派阴森可怖的气氛。在洞中,火把照耀之处钟乳石林立,发出斑驳的荧光。洞壁上渗出涓涓细流,细流在洞底汇集,跟大量的油鸱粪形成奇特的鸟粪沼泽,不时散发出腐臭。油鸱在漆黑的岩洞里飞行自如,在飞行时,它们还发出尖利的叫声,这更增加了洞中恐怖的气氛。继汉甫尔德之后,很多自然学家和探险家先后探查了卡布里洞,但他们大多没有什么新的发现。直到195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敦尔德·格里芬根据人们记述的情况提出:油鸱之所以能够在漆黑的山洞中任意飞行,可能是因为它们具有跟蝙蝠相似的回声定位的本领。由于格里芬曾在学生时代对蝙蝠作过长期的研究,所以他提出的这一论点被人认为是带有倾向性的推测。一年以后,格里芬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跟委内瑞拉著名的鸟类学家小威廉·菲尔普斯一起前往卡布里山洞,进行了汉甫尔德之后又一次成就卓著的探险,他们携带了全套的研究仪器,其中有示波器、录音机、变频器、各种电子光源、高感光胶片等等。所有器材都是为了在微光下记录并分析高频声波。他们沿用了研究蝙蝠的传统方法:将捉住的油鸱塞住耳孔后再放掉。经过大量的试验,油鸱的定位方式终于被揭示出来了。
在夜晚,油鸱飞行时发出尖利的叫声,叫声在山野间产生很大的回声,油鸱就是凭借这些回声来确定食物、同伴及障碍物的方位。格里芬发现,如果将油鸱的耳道塞住,油鸱就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飞行,这跟蝙蝠是一样的。但跟蝙蝠不同的是,油鸱发出的声波在人耳能听到的范围内,而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另外,油鸱一般发出的噪叫声的频率在7000赫兹以下,而在黑洞中或遇到障碍物时,它们发出的声音比普遍叫声尖利,而且越接近障碍物,叫声越尖,格里芬测定,这种尖叫声的频率在 7000赫兹以上。
格里芬和菲尔普斯的发现,使油鸱名声大振。1958年,委内瑞拉政府在卡布里岩洞建立了国家公园,并在岩洞内设置了完善的电子光源。从此以后,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慕名前来,亲眼目睹这奇特的“带雷达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