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杀鲸节 场面血腥令人窒息!】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0日报道,近日,丹麦法罗兰群岛举行一年一度的屠杀领航鲸传统活动,美国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一幕幕血淋淋的场面。
图片中,全体村民集体出动,将领航鲸赶到近海岸,而后一刀割断鲸鱼脊髓,鲜血直涌,染红了整个海面。
据悉,集体屠杀领航鲸源于15世纪,法罗兰群岛居民为生存而捕杀鲸,取其鲸脂与鲸肉食用,而后演变为传统习俗。近年来,动物权益保护者强烈反对捕杀领航鲸这一习俗,虽然领航鲸并非濒临灭绝的物种,但是如此屠杀极其残忍,极不人道,亦无必要。而法罗兰4.8万居民却认为这是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不能摒弃。
过去,法罗兰群岛居民以鲸为食,而现代科学报道称鲸肉很难被人体消化,并且领航鲸体内含有较多的毒素汞和多氯联苯,于身体有害,不宜食用。当地居民称,也许随着年轻人不再喜爱吃鲸肉,屠杀鲸这一习俗将消失。
领航鲸属哺乳纲、鲸目、领航鲸科、领航鲸属。又名“巨头鲸”,拉丁学名为Globicephalamelas。领航鲸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热带、温带海域,很少在寒冷的海域活动,在中国仅见于东海和台湾省附近海域。
领航鲸体长5~7米,体重约3600公斤。前额较圆,上颌额部隆起并向前凸出。吻部特别短,没有明显的吻突。从侧面看,头与躯干部的界限极不明显,头显得很大。嘴巴极大,口裂由头部的前下方斜向后下方切入。由于颈椎极短,鳍肢就好像长在颈部一样。身体短粗,但肛门以后很细。背鳍小,宽大于高,位于身体的前1/3处,向后屈,后缘凹进。鳍肢的位置较靠后,狭而长,末端尖,尾鳍不大。背侧和腹侧的棱状皮肤嵴不明显。身体大部分为黑色,腹面颜色略淡,两个鳍肢的基部之间有十字形或锚形的白斑。喷气孔短而宽。牙齿较少,上下颌每侧有7~9枚。
领航鲸共分两类,长肢领航鲸Globicephalamelas及短肢领航鲸Globicephalamacrorhynchus,两者表面为黑色,一些种群下颚部分带有明亮的灰色或白色的斑纹,腹鳍部分有一道宽阔,明亮且灰色的锚状印记。
领航鲸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乌贼等。它们喜欢集群生活,通常结成10余只以上的群体,有时可多达数百只。群体中成年雄兽较少,大多为成年雌兽和幼仔。
领航鲸性情胆小,并且有群体游动的习性。捕鲸者就是利用这两点先射伤群中几只,被射中的负痛狂奔,全群也追随它们猛冲猛撞,有时会集体冲到海岸边的浅水处,集体搁浅。此时捕鲸队可捕获整群领航鲸,有时多达几百头。在人类一次又一次的捕杀之下,领航鲸越来越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