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鹃(学名:Cuculus poliocephalus,英文名:Lesser Cuckoo),属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俗名点灯捉虼蚤、小郭公。体小(26厘米),腹部具横斑,虹膜褐色。尾灰,无横斑但端具白色窄边。营巢寄生。分布于东抵日本、西经喜马拉雅山脉及印度至阿富汗、非洲、南经缅甸、中南半岛、斯里兰卡至马来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及沿海各地至西藏这范围以南、华南内陆部分地区、海南等地,一般栖息于开阔的多树木地方以及多隐匿于茂密的叶簇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小杜鹃雄鸟额、头顶、后颈至上背暗灰色,下背和翅上小覆羽灰沾蓝褐色,腰至尾上覆羽蓝灰色,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具白色横斑;尾羽黑色,沿羽干两侧呈互生状排列白色斑点,末端白色。外侧尾羽内翈呈楔形白斑。头两侧淡灰色,颏灰白色,喉和下颈浅银灰色,上胸浅灰沾棕,下体余部白色,杂以较宽的黑色横斑;尾下覆羽沾黄,稀疏的杂以黑色横斑。
小杜鹃雌鸟额、头顶至枕褐色,后颈、颈侧棕色,杂以褐色,上胸两侧棕色杂以黑褐色横斑,上胸中央棕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
小杜鹃幼鸟背、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褐色,杂以棕色横斑和白色羽缘;初级飞羽黑褐色,外翈具棕色斑点,内翈具棕色横斑和白色羽端;腰及尾上覆羽黑色至灰黑色。杂以浅棕色和白色横斑;尾黑色,具白色羽干斑和白色端斑,两翈杂以淡棕色横斑;下体白色,具褐色横斑。
小杜鹃虹膜褐色或灰褐色,眼圈黄色,上嘴黑色,基部及下嘴黄色,脚亦为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50-61g,♀50-70g;体长♂235-278mm,♀250-272mm;嘴峰♂18-21mm,♀18-22mm;翅♂149-171mm,♀151-168mm;尾♂125-153mm,♀125-144。跗蹠♂15-22mm,♀15-20mm
小杜鹃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地边及河谷次生林和阔叶林中,有时亦出现于路旁、村屯附近的疏林和灌木林。
小杜鹃性孤独,常单独活动。性藏匿,常躲藏在茂密的枝叶丛中鸣叫。尤以清晨和黄昏鸣叫频繁,有时夜间也鸣叫,每次鸣叫有6个音节组成,重复三次,鸣声清脆有力。飞行迅速,常低飞,每次飞翔距离较远。无固定栖息地,常在一个地方栖息几天又迁至他处。主要以昆虫为食,尤以粉蝶幼虫、春蛾科幼虫等鳞翅目幼虫为主要食物,也吃鞘翅目、尺蠖和其它昆虫,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世界分布:不丹、中国、刚果、印度、日本、肯尼亚、朝鲜、韩国;马拉维、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越南、津巴布韦、赞比亚。
旅鸟:孟加拉国、老挝、塞舌尔、索马里、南非、泰国。
中国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海南岛和台湾等。
小杜鹃繁殖期为5-7月。自己不营巢和孵卵,通常将卵产于鹪鹩、白腹蓝鹟,以及柳莺和画眉亚科等鸟类巢中,由别的鸟代孵代育。卵白色或粉白色。
小杜鹃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km2,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危物种。
小杜鹃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