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纲的 1目,为中小型攀禽。头骨的口盖型为索腭。嘴形稍粗厚,微向下曲,但不具钩。翅有第 5枚次级飞羽。尾8~10枚。脚小而弱,足呈对趾型,即第 2、3趾向前,第1、4趾向后。雏鸟为晚成性。尾脂腺裸出。羽无副羽。雌雄大都相似。大多不自营巢,在其他鸟类巢中产卵。分 2亚目:蕉鹃亚目和杜鹃亚目。世界性分布,约有150种。中国仅有杜鹃科。
常见种类有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连叫四声一停,叫声似“割麦割谷”,恰好它在迁飞来到时,正值割麦季节。另一种杜鹃是大杜鹃(Cuculus canorus),连叫两声一停,叫声似“布谷”,故又称布谷鸟。二者的区别是:四声杜鹃胸腹部的黑色横斑纹较粗(宽约3~4毫米),斑纹相距也较远,而大杜鹃胸腹部的黑色横斑纹较狭(宽仅1~2毫米),彼此相距较近。这两种杜鹃产卵在上百种鸟类的巢中,主要是产在雀形目鸟巢中。杜鹃卵的颜色常与义亲的卵相似,而发育却较快,孵出后,杜鹃雏鸟就把义亲的卵推出巢外,而独享义亲的哺育。杜鹃是著名的益鸟,嗜食其他食虫鸟类所不敢啄食的松毛虫,对农林业甚为有益。
鹃形目(Cuculiformes)的一些种类以巢寄生的习性而著称,它们产卵于其它鸟的巢中,靠其它鸟代为孵卵育雏。也有一些鹃形目的鸟类不具有巢寄生的习性而是自己孵卵育雏。鹃形目成员有些是善于攀爬的森林鸟类,有些则是地面生活的鸟类,有的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食,有的则食植物性食物。
Cuculidae
28属136种,分为6亚科:杜鹃亚科Cuculinae、地鹃亚科Phaenicophaeinae、鸦鹃亚科Centropodinae、美洲鹃亚科Coccyzinae、犀鹃亚科Crotophaginae、鸡鹃亚科Neomorphinae。世界性分布。外形似鸽,但稍细长。嘴强,嘴峰稍向下曲。翅具10枚初级飞羽。尾长阔,呈凸尾状,有8~10尾羽。脚短弱,具4趾,第1、4趾向后,趾不相并。雌雄外形大体相似,幼鸟羽色与成鸟不同。杜鹃亚科和部分鸡鹃亚科的种类有巢寄生的习性,自己不营巢,而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孵化后雏鸟将寄主雏鸟杀死,被寄主喂养至成熟,喂养期间雏鸟体型常比寄主大几倍。中国有9属18种,分布遍及全国各地,长江以南最普遍,常见如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大杜鹃(Cuculus canorus)等。
杜鹃亚科
Cuculinae
有12属50种。广布于旧大陆。中国最常见种为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头顶和后颈暗灰色;头侧浅灰,眼先、颏、喉和上胸等色更浅 ;上体余部和两翅表面深褐色 ;尾与背同色,但近端处具一道宽黑斑。下体自下胸以后均白,杂以黑色横斑,与大杜鹃相仿,唯黑斑宽度可达3~4毫米,斑距约6~8毫米。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四声一度,音拟“快快布谷”。每隔2~3秒钟一叫,有时彻夜不停。杂食性,啄食松毛虫、金龟甲及其他昆虫,也吃植物种子。不营巢,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见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从东北直至海南省;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因嗜食昆虫(尤其是毛虫)而对农、林业有益,但对寄主的卵和雏鸟有相当害处,习性奇特,为鸟类中所罕见。
地鹃亚科
Phaenicophaeinae
有4属26种,包括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的地鹃和分布于美洲的美洲鹃。地鹃是地面活动的大型杜鹃;美洲鹃和典型的杜鹃习性相似,但没有巢寄生的习性。我国仅1种,即绿嘴地鹃(Phaenicophaeus tristis),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东南亚及苏门答腊, 喜栖于原始林、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枝叶稠密及藤条缠结处。
鸦鹃亚科
Centropodinae
有1属28种。分布于旧大陆。以独特叫声而得名。中国仅2种: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和小鸦鹃(Centropus Centropus bengalensis)。
美洲鹃亚科
Coccyzinae
有4属18种。分布于美洲。
犀鹃亚科
Crotophaginae
仅2属4种。分布于南美洲。
Musophagidae
6属23种。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因喜食香蕉而得名。体长40~50厘米,冠羽发达,自行孵卵育雏。蓝蕉鹃(Corythaeola cristata)体长达75厘米,是体型最大者。
蕉鹃是鹃形目中自己孵卵育雏,喜食香蕉等植物性食物的类群。蕉鹃羽色鲜艳,常有漂亮的羽冠,栖息于非洲的森林和高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