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其早有认识。《战国策•燕策》云:“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引出一段“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禽二•鹬[[][[]]集解]》(1596)曰:“今田野间有小鸟,未雨则啼者是矣。”章炳麟《原儒》有“鸟知天将雨者曰鹬”的记载,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显然,鸻鹬类与人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种类。
鸻形目鸟类大多为中小型涉禽。羽毛的颜色多为灰色或灰褐色,常随季节和年龄而变化。跗蹠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麦鸡属 Vanellus 除外)。三级飞羽特长。尾形多样,大多短圆,尾羽大都12枚。嘴形变异较大,或细或粗,或直或曲(上翘或下弯),或端部隆起,或成勺状。头骨为裂腭型(schizognathous)。蜡膜存在或较小。尾脂腺被(冉羽)。雌雄大多相似。
上述特征具有特殊的生态适应性,如平淡的羽色与栖息地和营地面巢的环境色彩相吻合;翅形尖长适于跨洋旅飞;或腿胫裸露,便于涉食于沼泽;或四趾修长,不会深陷泥潭;或嘴峰细长(或弯曲)而多敏感细胞,可以在泥水中“探囊取物”等。
鸟纲的1目。为中、小型涉禽;眼先被羽;嘴细而直,间亦向上或向下 弯曲;翅形尖,或长或短,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长或与等长(麦鸡属例外)。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趾间蹼不发达或付缺,后趾小或缺,存在时位置亦较他趾稍高。全世界有12科90属196种,中国有9科13属 63种。
鸻形目大多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线、河道迁徙。生活环境多与湿地有关,离不开水。栖息于海滨、岛屿、河滩、湖泊、池塘、沼泽、水田、盐湖等湿地之中。在复杂的海岸线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境鸻鹬类的组成是不同的(王天厚、钱国桢,1988;李湘涛等,1996)。在迁徙季节,潮间泥滩以滨鹬属(Calidris)为主,沙锥属(Gallinago)则隐匿于河道附近的沼泽之中。有时鸻形目喜欢结合成混合群,相互之间是存在利益分配的,如报警和不同的取食策略等(尚玉昌,1998)。但是,鸻属(Charadrius)的种类更喜欢单独觅食或只在稀疏的群体中觅食,而不是象鹬类(Scolopacidae)喜欢集群活动。原因是前者依赖视觉(foraged visually)和快速跑动来搜寻沙滩表面的小型无脊椎动物,集群显然会造成较大的干扰;而后者则通过触觉(tactile;敏感的嘴端)埋头在泥水中搜寻食物,移动速度慢,集群则比较有利于防范天敌。
取食的动作也有许多不同。例如,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喜欢“左右扫射滤食式”,黑翅长脚鹬、反嘴鹬和青脚鹬等也会这样;而杓鹬、塍鹬、沙锥、半蹼鹬、滨鹬等大多采用“触摸式”,可以在淤泥中搜索猎物;翻石鹬顾名思义常常在石块下面寻找食物;鹮嘴鹬的嘴适合于在山溪鹅卵石隙中取食底栖生物;瓣蹼鹬则是利用其特有的“旋转式”游泳技巧,将水下生物淘出水面;燕鸻更善于在空中像燕子一样一边快速飞行一边捕捉昆虫。
鸻鹬类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繁殖期在地面营巢,其巢大多很简单,有时没有任何铺垫。窝卵数较多产4枚。而且,鸻鹬类的卵通常比较大(Rahn et al.,1975),例如中杓鹬的每枚卵的重量可以达到雌鸟体重的12%(Grant,1991)。这对雏鸟的早熟和快速独立十分有益。鸻形目具有复杂多样的婚配和育雏模式。包括单配制和多配制(一雌多雄或多雄多雌等);牢固或变更的配偶关系。一些种类的雄鸟不如雌鸟强大,在孵化和育雏的过程中常常是由雄鸟承担主要角色。许多种类的繁殖地在北极圈附近,繁殖季节短暂。在那里雌鸟对雄鸟有较大的支配权,这有利于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多个雄鸟交配并快速产下多窝卵(分别由多个雄鸟孵化和抚育),以便产生更多的后代。雏鸟均为早成性。
据张孚允(1997),国内已有52种鸻鹬类被环志,约占国内鸻鹬类种数的68%。1983—1993年间国内环志数量达到1万多只。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与中国有关的迁飞途径大约划分出3条。
(1)环太平洋路线(Around Pacific Flyway),只有少数几种,主要是些长距离迁徙的种类,或被列为海鸟(Seabirds),它们可能路过属于中国的海域和海岛,如江苏东沙、上海余山、南沙、西沙、东沙群岛、澎湖列岛、台湾及附近辽阔的海域(如斑鸻、瓣蹼鹬、漂鹬 Heteroscelus incanus 等);
(2)东亚-大洋洲路线(East Asian-Australian Flyway),包含许多小型鹬类和鸻类,如滨鹬、塍鹬、沙锥、沙鸻;享等,有大量的研究资料,包括环志数据;
(3)西伯利亚-中亚-西南亚或非洲路线(Central Asian-Indian Flyway),如小嘴鸻、红胸鸻、黄颊麦鸡、红脚鹬、石鸻、领燕鸻等。
而在“东亚-大洋洲”迁飞路线上,已经有几十万只鸻鹬类被澳大利亚等国的鸟类学者环志,基本上查清了一些种类的迁飞途径(张孚允,1997;Minton,1999,2001;马鸣等,2001;Barter,2002)。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与中国鸻鹬类种群有关的国家和地区涉及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韩国、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还包括中国的台湾、西沙群岛、香港和澳门等。从繁殖地到越冬地迁移的单程直线距离通常在5 000—13 000 km。1999年2—7月澳大利亚鸻鹬类组织对红腰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进行了卫星跟踪试验,发现在顺风的条件下其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 km,4天飞行3 500 km,续航能力极强(Graham et al.,1999)。研究表明,顺风对鸻鹬类长距离迁徙是有好处的,春季观察西方滨鹬的北飞,顺风时的体重下降率比无风时的低,速度也要快些(Butler et al.,1997)。无风条件下,这种小型滨鹬的迁飞速度最大为每小时38 km,有风时则可能达到70—97km。而且,在顺风条件下其续航能力可以达到2 610 km(不间断地飞行)。
通过环志和回收(重捕),人们还对鸻鹬类的年龄和寿命、性成熟的时间、定位与导航机制、种群之间的交流、种群消长、种群结构、繁殖生态、换羽过程、迁飞策略、生理代谢和体重变化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Cramp et al.,1983;del Hoyo et al.,1996;Piersma,1997)。迁徙种类通常比不迁徙的种类长寿。例如,在野生条件下蛎鹬的寿命至少是21年,灰斑鸻13年,红腰杓鹬20.5年,翻石鹬16年,斑尾塍鹬10年,红腹滨鹬16.5年,大滨鹬15年,红胸滨鹬15年,弯嘴滨鹬16.5年(Minton,1999,2001)。由此,人们还可以推算出某些鸻形目一生的迁飞距离。例如体重仅20—30 g的红胸滨鹬,一年的迁徙距离是25 000 km,一生飞行至少有350 000—450 000km。
国内有关鸻形目鸟类系统分类研究的著述比较缺乏。曾经从事形态分类研究的有王天厚等(1988)、童墉昌(1994)、李湘涛等(1994,1995)等。染色体组型(核型)的研究亦只见于少数几种鸻鹬类(卞小庄等,1989,1993;姜玉霞等,1997;李振山等,1996)。研究手段比较滞后。
在鸟类系统中,鸻形目是十分繁杂的类群,对其科及科以上阶元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根据Sibley等(1988,1990)对鸟类的DNA-DNA杂交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对传统的鸟类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鸻形目通常与鸥形目(Lariformes)等一并降为鹳形目(Ciconiiformes)下的小目、亚目或科(卞小庄等1989,1993;Inskipp et al.,1996;del Hoyo et al.,1996)。然而, 《中国动物志•鸟纲》的编写前后持续20多年,一直沿用传统的分类系统(郑作新,1987,2000),在编写后期仅对个别目科进行调整显然不合适。
鸻形目鸟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全世界计有11科52属214种。见于中国的约9科29属约76种(还有一些种类尚未能确定,详见下)。由于鸻形目鸟类移动性大,种内的相互交流广泛,种的地理分异就不太明显,大部分种类是单型种(没有亚种分化)。这里参阅了郑作新(1964,1976,1987,2000),Prater et al.(1977),Johnsgard(1981),Hayman et al.(1986),del Hoyo et al.(1996),郑光美(2002)等的分类观点,但在顺序上有所调整。对于中国的鸻形目(Charadriiformes)科及科以下属和种数归纳统计如下:
雉鸻科 (Jacanidae),2属2种;
彩鹬科 (Rostratulidae),1属1种;
蛎鹬科 (Haematopodidae),1属1种;
反嘴鹬科 (Recurvirostridae),3属3种;
石鸻科 (Burhinidae),2属2种;
燕鸻科 (Glareolidae),1属4种;
鸻科 (Charadriidae),3属16种;
鹬科 (Scolopacidae),15属45种;
瓣蹼鹬科 (Phalaropodidae),1属2种。
另外,还有一些未被纳入《中国动物志》和一些地方鸟类志的种类(包括一些亚种),偶然会出现在中国,特别是在台湾、香港、大陆东部或西部边界省区。现录列如下,以备继续观察和考证。
1.美洲金鸻 (Pluvialis dominica),在香港有记录,见 OBC Bull.,1996,23:49—50;马敬能等(2000);
2.欧亚金鸻 (Pluvialis apricaria),分布至新疆?见 Vaurie(1965);Peters (1934);
3.马来布鸻 (Charadrius peronii),分布于南沙群岛?见 Meyer de Schauensee (1984,p.216);马敬能等(2000);
4.细嘴杓鹬 (Numenius tenuirostris),分布至阿尔泰及额尔齐斯河流域,见 Peters(1934);
5.中沙锥(Gallinago media),分布至阿尔泰,见Peters(1934);Vaurie(1965);Ali & Ripley(1969);
6.短嘴半蹼鹬(Limnodromus griseus),在台湾和香港均有记录,见 OBC Bull, 1999,30:54—55;
7.大黄脚鹬(Tringa melanoleuca),见 Sonobe et al.(1993);马敬能等(2000,p.141);
8.黄胸鹬(饰胸鹬 Tryngites subruficollis),偶见于台湾东部沿海,见《台湾野鸟图鉴》 (1991);Vaurie(1965,p.437);Ali & Ripley(1969,p.317);赵正阶(1995);马敬能等(2000);郑光美(2002);OBC Bull.,1999,30:54—55;
9.高跷鹬(Micropalama himantopus),偶见于台湾北部沿海,见《台湾野鸟图鉴》(1991);赵正阶(1995);OBC Bull.,1999,30:54—55;马敬能等(2000);
10.黑腰滨鹬(白腹滨鹬 Calidris bairdii),见马敬能等(2000,p.147);
11.白腰滨鹬(Calidris fuscicollis),香港、河北(北戴河),见OBC Bull,1996,23:49;马敬能等(2000)。
由于具有远距离飞行的能力,鸻形目的种类在各地出现的概率较大。传统的动物区系划分理论(如古北界、东洋界等),对它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特别是鸻科(Charadriidae)和鹬科(Scolopacidae),种类较多,各占鸻形目种数的21%和59%,它们很少受地域限制,分布极广。据 Barter(2002)初步估算,仅在黄海区域内每年春季就有200万只以上的鸻类和鹬类出现,而这只占“东亚-澳大利亚”飞行路线(East Asian-Australian Flyway)上的40%,种群数量极其可观。然而,它们的栖息地不仅限于海边,从海岛、海滩、河口三角洲到内陆的湖泊、盐泽、荒漠和高山,从赤道到极地都可见其踪迹。在中国,鹬类中大多数种类是旅鸟或冬候鸟,它们通常沿着海岸线迁徙。每年的春季,鸻鹬类在鸭绿江口(≥15万只)、双台子河口(约6.4万只)、辽河口、北戴河、天津塘沽、山东黄河三角洲(≥13万只)、江苏盐城滩涂(≥11万只)及东沙滩(春季≥7万只;秋季≥24万只)、长江口(3—5万只)、闽江口、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后海湾(4—5万只)、东沙群岛(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太平岛)等地的滩涂湿地频繁出现。通常春季北迁的数量大于秋季南迁的数量,只有江苏东沙滩(岛)是个例外(Wang,1997;Wang and Barter,1998;Ma et al.,2002;Barter,2002)。除此之外,北方内陆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迁徙种群,还有不少是在国内繁殖的种群,如白腰杓鹬、红脚鹬、白腰草鹬、矶鹬、针尾沙锥和扇尾沙锥等。鸻科的16种鸟类几乎都在内陆地区繁殖,如金眶鸻、环颈鸻、蒙古沙鸻、凤头麦鸡、灰头麦鸡等,在许多省区都能见到。
彩鹬科(Rostratulidae)和蛎鹬科(Haematopodidae)各只有1种。目前,在东北地区还有繁殖的记录。
反嘴鹬科(Recurvirostridae)的3种,其中有2种属于广泛分布的涉禽。只有鹮嘴鹬(Ibidorhyncha struthersii)是惟一比较特殊的种类,其分布区域仅限于青藏高原和邻近的高山地区。
雉鸻科(Jacanidae)的2种在国内分布区域比较狭窄,其中的铜翅水雉(Metopid-ius indicus)只罕见于云南一隅。
瓣蹼鹬科(Phalaropodidae)的2种有时会被当作“海鸟”对待,但是在迁徙季节也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出现。如红颈瓣蹼鹬(Phalaropus lobatus)就经常出没于新疆和西藏等地。
石鸻科(Burhinidae)和燕鸻科(Glareolidae)原来只在南部或东部地区分布。近年在西北地区发现了一些新记录种,完全打破了这种分布格局,如欧亚石鸻(Burhinus oedicnemus)和领燕鸻(Glareola pratincola)等属于新疆的繁殖鸟。但种类及种群数量远不如其他科的种类那么丰富。
中国的9科有:雉鸻科(Jacanidae)、彩鹬科(Rostra-tulidae)、蛎鹬科(Haematopodidae)、鸻科(Charadri-idae)、鹬科(Scolopacidae)、反嘴鹬科 (Recurviros-tridae)、瓣蹼鹬科(Phalarodidae)、石鸻科(Burhini-dae)、燕鸻科(Glareolidae)。
雉鸻科(Jacanidae)
雉鸻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淡水水域的中小型涉禽,接近于秧鸡科,有时被提升为目。雉鸻脚趾特别长,可在荷叶上行走,有的种类如水雉有长的中央尾羽。雉鸻共有7种,我国2属2种。
彩鹬科(Rostratulidae)
彩鹬是旧大陆淡水水域的中小型涉禽,象三趾鹑一样,在繁殖行为上性倒转。彩鹬有2属2种,我国1属1种。
鹬科(Scolopacidae)
鹬科包括种类繁多的中小型涉禽,分布于世界各地,常见于海滨地区,是各地湿地最重要的涉禽之一,也有一些种类生活于森林地区甚至内陆的高山地区。多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繁殖,有些种类迁徙的距离非常遥远。鹬常有细长的嘴,有些种类是直嘴,有些种类则向上或向下弯曲。鹬科23属87种,我国有14属38种。
蛎鹬科(Haematopodidae)
蛎鹬是中型涉禽,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区,喜食贻贝。蛎鹬有1属11种,我国只有蛎鹬一种。
反嘴鹬科(Recurvirostridae)
反嘴鹬科是较大型的涉禽,体色常和蛎鹬有些相似,广泛分布于温,热带淡水水域,有3~4属7~11种,其中黑翅长脚鹬有时被分成几个不同的种。我国有3属3种。
鸻科(Charadriidae)
鸻科包括鸻和麦鸡,除南极外都有分布,包括大量的小型涉禽,是湿地的重要组成,在湿地中常和鹬类混群在一起。和鹬类一样,鸻类有些种类迁徙的距离非常遥远。与鹬类相比,鸻类嘴多短而直,尾短而眼睛较大,有些种类颜色较鲜艳,有些麦鸡还有凤冠或肉垂。鸻科共有9属65种,其中我国有3属13种。
瓣蹼鹬科(Phalaropodidae)
瓣蹼鹬趾间具瓣蹼,可以游泳,有繁殖行为上性倒转的现象,雌鸟比胸鸟华丽,主动炫耀,并和其他雌鸟争斗。瓣蹼鹬在北极冻原繁殖,迁徙到于温,热带地区,非繁殖期结群生活于海上。瓣蹼鹬科有1~2属3种,我国有1属2种。
蟹鸻科(Dromadidae)
蟹鸻科只有蟹鸻一种,分布于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岛、中东和南亚的海岸,最东到达印度的安达曼群岛。蟹鸻以蟹为主食,也吃软体动物和蠕虫等,在沙地的洞穴中筑巢,是鹬鸻类中唯一在洞穴中筑巢的种类。
石鸻科(Burhinidae)
石鸻有比较大的头和眼,在黄昏和夜间活动,体型较大,腿上有膨大的关节。分布于各大陆温,热带地区,共9种,我国有石鸻2种,均比较罕见。
燕鸻科(Glareolidae)
燕鸻科包括燕鸻和走鸻等。燕鸻体型似燕,飞行也似燕,喜食蝗虫,分布于旧大陆温,热带地区,有5属16种,我国有1属2种。
籽鹬科(Thinocoridae)
籽鹬体型似沙鸡,喙短似雀,以种子为食,只产于南美洲西部,有2属4种。
关于鸻鹬类的化石,Schlosser(1924)曾经报道过出自内蒙古上新世的阔嘴鹬(Limicola facinellus)的尺骨和趾骨化石。国内目前已知的化石记录还有发掘自辽宁营口金牛山的鸻类(Charadrius sp.)、丘鹬(Scolopax rusticola)等(张森水等,1993),和发掘自北京周口店更新世的杓鹬(Numenius sp.)、鹬类(Tringa sp. )、矶鹬(Tringa hypoleucos)、燕鸻(Glareola maldivarum)等(侯连海,1993)。
医学界对候鸟传播疾病的研究持续了许多年,这与人类本身的健康密切相关。已经报道的鸻鹬类体内寄生虫就有吸虫(感染率16.7%)、绦虫(72.2%)、线虫(11.1%)等,原因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费昌勇等,1996)。鸻鹬类的食物包括甲壳类和环节动物等,这些动物正好是绦虫的中间宿主。
在20世纪末,中国的鸻鹬类多被纳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约45种)和“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约40种)之中。黄颊麦鸡、小青脚鹬、林沙锥和勺嘴鹬等被“国际鸟盟”定为全球濒危物种;红腰杓鹬(大杓鹬)和半蹼鹬等被定为近危种(BirdLife In-ternational,2000,2001)。而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1988)的有铜翅水雉、小杓鹬、小青脚鹬、灰燕鸻等。鸻鹬类是湿地质量的指示物种,还是一些昆虫的天敌。过去曾被作为主要的狩猎动物,因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为中、小型涉禽。眼先被羽;嘴细而直,间亦向上或向下弯曲;翅形尖,或长或短,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长或与等长(麦鸡属例外)。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趾间蹼不发达或付缺,后趾小或缺,存在时位置亦较他趾稍高。多数结群。主食蠕虫、昆虫或其他水生动物,也吃植物。多在地面营巢。栖息于水边、沿岸或内陆。性怯懦,但善于活动。大多为候鸟。雏鸟为早成性。雌雄鸟相似。包括12科。
鸻亚目 Charadrii
水雉科(雉鸻科)Jacanidae
包括6属8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淡水水域。中小型涉禽。脚趾特别长,可在荷叶上行走,有的种类如水雉有长的中央尾羽。雌鸟体型比雄鸟大。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2属2种: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为中国南方常见候鸟;铜翅水雉Metopidius indicus,见于云南西双版纳。
彩鹬科 Rostratulidae
水雉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水雉科(雉鸻科)Jacanida
鹬读音yù。仅2属2种。中小型涉禽。有性倒转现象。彩鹬Rostratula benghalensis,分布于非洲、印度至中国及日本、东南亚、菲律宾、巽他群岛及澳大利亚。留鸟或季候鸟,栖于沼泽型草地及稻田,行走时尾上下摇动,飞行时双腿下悬。另一种为半领彩鹬Rostratula semicollaris,分布于南美。
蟹鸻科 Dromadidae
仅1属1种,即蟹鸻Dromas ardeola。分布于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岛、中东和南亚的海岸,最东到达印度的安达曼群岛。中型海滨鸟类,体长约40厘米。以蟹为主食,也吃软体动物和蠕虫等,在沙地的洞穴中筑巢,是鹬鸻类中唯一在洞穴中筑巢的种类。 性温和,鸣声嘈杂。
蛎鹬科 Haematopodidae
包括1属11种。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沿海。中型涉禽。平时栖息在海岸、沼泽、河口三角洲。大多数单个活动,有时结成小群在海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或蠕虫。跑得快,飞翔力强。常站立在海滨低岩的顶部等待退潮,潮退后,在淤泥或沙中搜索食物。在海滨砂砾中筑陷穴状巢,每窝产卵2~4枚,卵橄榄黄带灰色,有褐黑色斑点。中国仅1种,即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见于沿海一带,夏季在东北、河北、山东等地繁殖,冬季迁至南方。蛎鹬是萨尔瓦多和爱尔兰的国鸟。
鹮嘴鹬科 Ibidorhynchidae
仅1属1种,即鹮嘴鹬Ibidorhyncha struthersii。嘴长色红,向下弯曲,与鹮嘴相似,故名。体长约40厘米。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南亚,中国多见于西部地区。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觅食溪流和池塘石下的小型无脊椎动物。
反嘴鹬科 Recurvirostridae
包括3属10种。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水域。中国2属2种。反嘴鷸Recurvirostra avosetta分布于东半球,喙尖长而向上翘,觅食时部分张开,在浅滩上来回横扫取食;常排成行,一起涉水围捕小鱼和甲壳动物;能在深水中像倒立身体。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喜沿海浅水及淡水沼泽地,有多个亚种,或成单独种。
石鸻科 Burhinidae
包括2属9种。分布于各大陆温带和热带水域。体型较大,头和眼较大,腿上有膨大的关节。黄昏和夜间成对活动,栖于大型河流及海边的沙滩和砾石带。我国2属2种。石鸻Burhinus oedicnemus分布广泛;大石鸻Esacus magnirostris较罕见,于海南岛及云南有记录,澳洲石鸻Esacus neglectus成结伴种,可能为共种。
燕鸻科 Glareolidae
有5属17种,包括燕鸻和走鸻等。分布于旧大陆温带和热带水域。因飞行似燕而得名,又称土燕子。喜食蝗虫。我国有1属3种。普通燕鸻Glareola maldivarum分布于欧亚大陆部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东北、西北及沿海地区为夏候鸟;体长约22厘米;主要取食昆虫,是蝗虫的天敌;飞行迅速,但大多仅飞200~300米的短距离,落地也很迅速,有时几乎成垂直状,在地上常作短距离疾走,或向一方或转其他方向;夏季繁殖期,常结成几百只的大群。领燕鸻Glareola pratincola欧洲、北非、中东至中亚,越冬于非洲。灰燕鸻Glareola lactea分布于亚洲南部,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不常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鸻科 Charadriidae
有10属67种。包括麦鸡和鸻等。除南极外都有分布,是湿地的重要组成。小中型涉禽,体长约24厘米;嘴形细狭,尖端具隆起;鼻孔直裂,有鼻沟;跗蹠后侧具网状鳞,前缘亦常具网状鳞;趾不具瓣蹼;中爪不具栉缘。在湿地中常和鹬类混群在一起,与鹬类相比,鸻类嘴多短而直,尾短而眼睛较大,有些种类颜色较鲜艳,有些麦鸡还有凤冠或肉垂。在高纬度繁殖的种为候鸟,其中有些种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除繁殖季节,一般高度结群。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部分取食植物。日夜活动。中国有3属13种。常见的有灰鸻(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金鸻Pluvialis fulva、金眶鸻Charadrius dubius和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多为冬候鸟或旅鸟。
鹬科 Scolopacidae
有24属87种。包括丘鹬、沙锥、蹼鹬、杓鹬、矶鹬、滨鹬等。分布遍于全世界。在北极和亚北极繁殖,到热带一些地区越冬。小中型涉禽;嘴形直,有时微向上或向下弯曲;鼻沟长度远超过上嘴的1/2;羽色暗淡,雌雄羽色及大小大都相同;跗蹠后侧大多具盾状鳞,前缘亦具盾状鳞;趾不具瓣蹼。栖息于海岸、沼泽、河川等地。飞翔力强,飞行时颈与脚均伸直。取食小动物(如甲壳动物、昆虫)和植物。中国有14属38种,常见如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矶鹬Actitis hypoleucos、针尾沙锥Gallinago stenura、丘鹬Scolopax rusticola等。
领鹑科 Pedionomidae
仅1属1种,即领鹑Pedionomus torquatus。分布于澳大利亚。四趾。常被归为鹤形目。
籽鹬科 Thinocoridae
仅2属4种。分布于南美洲西部山区。体型似沙鸡,喙短似雀,以种子为食。包括:棕腹籽鹬Attagis gayi、白腹籽鹬Attagis malouinus、灰胸籽鹬Thinocorus orbignyianus、小籽鹬Thinocorus rumicivorus。
鸥亚目 Lari
多系海洋鸟类,有些见于内陆江河湖沼。嘴细而侧扁;翅尖长;尾短圆或长而呈叉状;脚短,前趾间具蹼;雄性不具交接器。喜群居,在繁殖季节,常成大群于僻静的江河、湖海的岛屿或荒滩上营巢育雏。巢一般是在地面的浅穴内铺上少许杂草,有的直接把卵产在地上。一般每窝产卵2~3枚。卵色浅褐、浅青、浅绿和淡灰,具暗褐或红褐斑点。海雀科只产卵2枚,纯白色。多食鱼和其他水生动物。包括6科。
白鞘嘴鸥(雪鞘嘴鸥)Chionis alba
鞘嘴鸥科 Chionididae
仅1属2种,包括白鞘嘴鸥(雪鞘嘴鸥)Chionis alba和黑脸白鞘嘴鸥Chionis minor,分布于南极洲。
贼鸥科 Stercorariidae
有2属7种。贼鸥属Catharacta:智利贼鸥Catharacta chilensis、灰贼鸥Catharacta maccormicki、棕贼鸥Catharacta antarctica、北贼鸥Catharacta skua;中贼鸥属Stercorarius:中贼鸥Stercorarius pomarinus、短尾贼鸥Stercorarius parasistcus、长尾贼鸥Stercorarius longicaudus。主要在两极地区繁殖,可游荡至亚热带和热带海域。以鱼和腐肉为食物,也攻击刚出生的企鹅。常掠夺其它海鸟的食物,故名。中国能见到5种,均罕见。
鸥科 Laridae
有7属53种。分布遍及全球。体型较大,喙端具钩,尾常为圆形。常浮于水面,但不能潜水。中国有4属19种。常见如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渔鸥Larus ichthyaetus、黑嘴鸥Larus saundersi、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银鸥Larus argentatus等、海鸥Larus canus。
燕鸥科 Ternidae
有10属44种。分布遍及全球。体型较小,喙直,燕形尾。擅长俯冲潜水,但多不常游泳。中国有7属18种。北极燕鸥Sterna paradisaea每年都往返与南北两极之间,是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
剪嘴鸥科 Rynchopidae
仅1属3种。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南部的热带海域。下喙长于上喙,捕食时紧贴水面飞行,将下喙叉入水中分水从而将食物送入嘴中。中国仅1种,即剪嘴鸥Rynchops albicollis,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以至中国广东,非常罕见。黑剪嘴鸥Rynchops niger是分布跨纬度最大者,可进入温带水域,北至美国东部,南至南美洲最南部。非洲剪嘴鸥Rynchops flavirostris则仅分布于非洲。
海雀科 Alcidae
包括11属23种。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冬时南迁到地中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国东海岛屿。前趾间有蹼膜,后趾缺如。翅窄而短小,尾短。体羽黑白二色,雌雄羽色相似。平时栖息于海洋上,只有繁殖时期才回到岸边的岛屿或陆地。上岸时大致呈直立式,状如企鹅,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善于游泳和潜水,一般能潜入水下10米以上。以鱼类、甲壳动物和其他海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中国有3种:扁嘴海雀Synthliboramphus antiquus、角嘴海雀Cerorhinca monocerata和斑海雀Brachyramphus marmo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