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短尾鹦鹉(学名:Loriculus philippensis,英文名:Philippine Hanging Parrot)是短尾鹦鹉属的鸟类。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劲有力,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体羽主要是绿色,额头红色,颈部覆盖着金黄色的斑点;喉咙和胸部上方有大块的红色。
菲律宾短尾鹦鹉体长约13~14厘米,体重31~40克。体型纤小,尾部较短,体羽主要是绿色,额头红色,颈部覆盖着金黄色的斑点;喉咙和胸部上方有大块的红色;臀部和尾上覆羽是鲜艳的红色;臀部的两侧松石蓝或湛蓝色。翅膀和尾巴的底面淡蓝色。雌鸟咽喉处缺少红色,前额装饰有红色,在鸟喙基部的周边有一些淡蓝色区域。幼鸟和雌鸟类似,额头上有小红斑。鸟喙红色,腿爪灰色。共有10个亚种,不同的亚种之间,体羽和鸟喙及腿爪都有差别。
主要栖息于森林边缘、树木繁茂的地区、次生林、果园和椰子种植园。也出现于村庄附近的竹林和耕地的灌木丛。通常生活在垂直高度低于海拔1250米的平原和低地,这个高度以上,它们比较分散。但有些鸟观察到可高达海拔2500米。是树栖鹦鹉,在茂密的树冠顶层活动。
喜成对或成小群活动,也与其他物种混群。一般在树冠顶层活动,但有时为了寻找合适的食物,也下降到较低的地方。主要吃花蜜和鲜花,在椰子种植园吃椰子发酵的花蜜,也摄取成熟的水果如无花果。因为这种鹦鹉常喜欢悬挂在树枝上休息和嬉戏,所以也称悬挂鹦鹉或悬吊鹦鹉。这是一种安静的小鹦鹉,大多可在晚上听到充满旋律的鸣叫声。
分布于菲律宾棉兰老岛、苏禄群岛、锡布延岛、宿雾岛、巴西兰岛、民都洛岛、吕宋及邻近岛、塔布岛、马斯巴特、帕奈、吉马拉斯、内格罗、朗布隆等诸岛、锡基霍尔、萨马岛,莱特岛和薄荷岛。
营巢于树洞或离地面约12米左右的土台壁上,有时也直接采用废弃的旧巢。雌鸟在搬运用于筑巢的材料时,会将巢材藏在侧翼羽毛的褶皱里。一般在3~5月间产卵,通常产3~4枚卵,孵化期约20~22天,雌鸟单独孵化,幼鸟在5周后羽毛丰满离巢。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