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氏鹦鹉(学名:Neopsephotus bourkii)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鸟体大部分为浅粉红色;前额和眼睛上方的小条纹为蓝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前方为白色;脸颊其他地方和喉咙为深粉红。
伯克氏鹦鹉体长19厘米,体重40-50克。这种鹦鹉鸟体大部分为浅粉红色;前额和眼睛上方的小条纹为蓝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前方为白色;脸颊其他地方和喉咙为深粉红,每片羽毛均带有棕色滚边;胸部羽毛为棕色并带有很宽的粉红色滚边;腹部粉红色;头部、背部和翅膀覆羽为橄榄棕色,并带有浅色的滚边;背部下方和上方尾巴中间的覆羽为棕黑色;大腿和尾巴内侧覆羽为浅蓝。主要飞行羽黑色,翅膀外侧并带有蓝紫色;尾巴内侧为暗白色;鸟喙黑色;虹膜深棕色。
雌鸟体色较深,喉咙部份带有蓝色的羽毛;胸部的粉红色滚边比较细窄,翅膀内侧通常有白色的斑纹。
幼鸟体色较深,且前额没有蓝色条状羽毛,有些幼鸟的下鸟喙为黄色;幼鸟需要8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体色。
伯克氏鹦鹉主要栖息于干燥以及半干燥的开阔灌木丛林区,刺棘和岩蕨等金合欢属植物区。
在繁殖季成对或是组成10到30只左右的小群体,偶尔在食物非常充足的时候曾经多达200只;平时在岩蕨植被区活动的时候,非常难以被察觉,因为该处灌木丛浅红色的地面,刚好提供伯克氏鹦鹉浅粉红色的羽毛一个绝佳的掩蔽。平时大多在地面觅食,个性并不十分内向,可以在有限的距离内接近观察。在清晨和下午接近傍晚时会四处觅食,在破晓和黄昏时会前往饮水槽、花园、水源、喷泉等处饮水;伯克氏鹦鹉是游牧性质的鸟种,仅会飞行一段很短的距离,通常高度也仅高于地面上一点,有时候甚至会在近距离内小跑步一段;在觅食的时候相当安静,如果受到惊扰或是危险逼近,则会发出比较尖锐高亢的叫声示警。
伯克氏鹦鹉主要以各种不同草地植物的种子、草本植物、嫩芽、水果、浆果灌木和树叶等为食。
分布于澳大利亚中部和南部。
野外繁殖季节大约在8月至12月间,喜爱筑巢在1至3米高的树洞内,雄鸟求偶时会贴近雌鸟拍打双翼与摇动尾巴,雌鸟一窝产4至6 卵,幼鸟约18天后孵化,雌鸟育雏期间一天只会离开巢穴一次让雄鸟喂食,幼鸟约4周后羽毛长成。
人工繁殖伯克氏鹦鹉很容易,它们是相当良好称职的父母亲,所以也常被用来当代理父母来孵化养育其它种类的幼雏,非专业繁殖者不建议使用群养繁殖的方法;相当地多产,刚刚抚育完一窝幼鸟后很快会开始准备下一窝,所以须小心观察有无难产的现象,繁殖期间可多提供一些蛋类食物、蔬果与一些谷类食物,可使用规格20 x 20 x 30 -35厘米的巢箱,雌鸟一次约生下3-6枚卵,孵化期18天,幼鸟约在4周后羽毛长成离巢,但仍会被雄鸟继续喂食两周。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