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鹦鹉(学名:Purpureicephalus spurius,英文名:Red-capped Parrot)是红顶鹦鹉属的鸟类。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前额、头顶、颈部均为红色;脸颊、背部下方和尾巴上方覆羽为黄绿色;胸部和腹部为蓝紫色。
红帽鹦鹉体长35-38厘米,体重105-156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前额、头顶、颈部均为红色;脸颊、背部下方和尾巴上方覆羽为黄绿色;胸部和腹部为蓝紫色;翅膀内侧覆羽为蓝色;身体两侧、大腿、尾巴内侧为红色并且分布些绿色羽毛;尾巴内侧绿色,尖端蓝色;内侧为暗灰色;细长的鸟喙为灰白色,虹膜深棕色。雌鸟头顶、颈部后方为均深绿色,前额红棕色;鸟体颜色明显较暗;胸部和腹部为棕色,腹部并带有浅蓝紫色;年轻的幼鸟需要14个月才能长成成鸟般体色。
红帽鹦鹉栖息的环境相当多变,从树木浓密的桉树林区,到沿着道路附近的孤立小树均;也喜爱沿着水源经过的田野地区,公园等处。
红帽鹦鹉在野外主要平时大多成对或是聚集20只左右的群体,在桉树上觅食的时候相当安静,如果被惊扰,会整群尖叫着飞到树顶;年幼的红帽鹦鹉会四处游牧的寻找食物,年长的鸟则不会;它们飞行的速度相当快,会伴随固定的尖叫声,因此相当显而易见。
红帽鹦鹉主要以各种桉树和合欢属植物的种子为食,辅以水果、浆果、花朵、植物嫩芽、昆虫以及其幼虫等;有时候也相当喜欢前往果园,觅食苹果和桃子等农作物。
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端,大多距海岸100公里内。
野外筑巢产卵季节是8月和12月之间。在求偶过程中,雄鸟振作其头冠上的羽毛、翘起尾巴、拍动翅膀,不仅大声鸣叫,而且给雌鸟提供食物也是很常见的仪式。巢通常安在桉树上自然形成的树洞内,底部铺设一层碎木屑,每巢通常产卵5枚,偶尔可见3到9枚,卵白色。孵化期持续20天左右。雄鸟不参预雏鸟的喂养。孵化约5周后小鸟就可以飞行,但年轻的鹦鹉仍然在家族组保持一段短时间才离巢。
红帽鹦鹉生性非常温驯友善,平时相当温和,如果将其饲养在宽广的鸟舍中,可以和同样来自澳洲的橙腹鹦鹉属(Neophemas)鹦鹉、林肯港鹦鹉等鹦鹉和平共存,但是其他较为强势的草原鹦鹉则并不适合和红帽鹦鹉分享领土居住。红帽鹦鹉天性较其他草原鹦鹉容易紧张,尤其是野生鸟的死亡率甚高,许多刚引入新环境的红帽鹦鹉都会处于极度紧迫之中,因为紧迫造成抵抗力下降而暴毙,有些鸟甚至紧张到看见人就会在笼内乱撞或是尖叫,受伤或是惊吓而死,因此如果要更换新鸟舍或是移动它们的时候,最好先用黑布将它们遮住,免的惊惶失措增加伤亡。红帽鹦鹉算是中等吵杂的鹦鹉,平时不算十分吵闹,繁殖期和每天晨昏的时候比较容易发出不悦的叫声;平时相当喜欢玩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天,饲主可以时常提供清水沐浴;此外,啃咬力道虽然不强,但仍然需要提供新鲜树枝或是木头等供其磨嘴玩乐,也避免鸟喙增生过长。红帽鹦鹉平时相当喜欢在笼底活动,因此需要定期除虫并且保持环境清洁。草原鹦鹉常感染的眼疾也会在红帽鹦鹉身上出现,因此均衡的饮食、维他命A、B、D、E以及矿物质的补充也很重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