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导航 搜索
鸟百科鸟类大全弄岗穗鹛
弄岗穗鹛

弄岗穗鹛

中文学名 弄岗穗鹛
英文学名 Nonggang Babbler
雀形目
画眉科
穗鹛属
弄岗穗鹛

1外形特征

弄岗穗鹛体长约18cm,翼展为68mm,尾长61mm,喙长19mm,跗蹠骨29mm。全身大部分为深褐色,只有脸颊耳后有新月形的白斑,喉部及前胸主色为白但上有黑斑点,眼睛是蓝色的虹膜。飞羽及尾部则为棕色,由现时只有两头标本去看,不具有两性异形,个体差异不大,繁殖羽的变化等。

弄岗穗鹛

2栖息环境

弄岗穗鹛是典型的喀斯特鸟类,只分布于喀斯特山区,对喀斯特森林高度依赖。生活于季节雨林的蚬木(Excetrodendron hsiemvu)林内。发现的主要分布区在口国广西龙州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外,在靖西县邦亮自然保护区和龙州县春秀自然保护区也有少量分布。

弄岗穗鹛

3生活习性

弄岗穗鹛只在森林下层活动觅食,觅食的地方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雨季往海拔较高,树木盖度较少的山坡上觅食。旱季往海拔较低,灌木较多,树木盖度较大,落叶厚度大的山坡觅食。

性羞怯。在树上及飞行的时间甚少,并只在受惊吓时才会做短距离飞行,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5米,通常在岩石,藤本植物,灌丛,树枝上,以跳跃的方式活动。大多数情况下弄岗穗鹛都是在地上觅食,透过翻开落叶下的碎石寻觅昆虫及节肢动物为食。在非繁殖季节时常见5至10只鸟一起觅食,在繁殖季节则成双成对出现,进入繁殖配对后,弄岗穗鹛主要选择隐蔽程度较高的生境作为栖息地。因此,在繁殖季节,难以观察到弄岗穗鹛。

弄岗穗鹛

4分布范围

弄岗穗鹛2008年发现于中国弄岗自然保护区(由周放和蒋爱伍2008年,蒋爱伍2009描述)。该物种分布的桂西南地区邻近中越边境,和越南相邻,其在越南的存在还有待证实,合适的栖息地可能会延伸到中国云南省。

弄岗穗鹛

5繁殖方式

岗穗鹛一般3月中下旬进入繁殖期,把巢筑在高大的岩石或悬崖上的石头洞中,弄岗穗鹛的繁殖成功率较低。

6种群现状

弄岗穗鹛现时只分布于弄岗自然保护区内,喀斯特而且它们对其他地貌似乎不感兴趣,在附近的广阔树林内从未曾发现其踪影,而仅在自然保护区内石灰石地区活跃。虽然现时它们在自然保护区内活动而备受保护,但在保护区外的雨林正面临被砍伐的危机,其栖地可能备受破坏。

中国桂西南地区是典型的北热带和喀斯特石山地区,它是一种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再加上过去曾遭大规模砍伐,现在很多地区的山区仅生长着一些小灌丛,石山区石漠化严重,植被恢复困难。弄岗穂鹛高度依赖喀斯特森林,对生境要求较高。因此加强喀斯特森林的保护,是保护弄岗穂鹛的基础。

弄岗穗鹛

7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8发现及命名

2004年,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周放教授在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多次到广西的不同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在2005年2月、7月及10月到2006年1月,多次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观察到一种未有纪录的画眉科鸟种。2006年1月21日,他们首次捕捉到两头(一雌一雄)这种鸟,在与多种同属鸟类比对下认定为新种。

周放和在蒋爱伍将学术成果发表在鸟类权威期刊《The Auk》。《The Auk》杂志由美国鸟类学会编辑出版发行,是世界最权威的鸟类学术刊物之一。这是中国内地学者的名字首次出现在该刊物上。

弄岗穗鹛

该鸟类新种被命名为Stachyris nonggangensis,中文名为弄岗穗鹛,英文名为Nonggang Babbler,发现地是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放介绍,在中国分布的1300多种鸟中,以往仅有发现于广西的金额雀鹛是中国学者任国荣先生于1932年定名发表的,其余都由国外学者定名、描述发表。在广西弄岗地区的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发现弄岗穗鹛,是70多年后,在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第一次记录到鸟类新种。发现植物或昆虫新种相对较为容易,发现鸟类新种却非常困难。


*弄岗穗鹛同级分类

灰头穗鹛斑颈穗鹛黑头穗鹛弄岗穗鹛奥氏穗鹛白胸穗鹛红翅穗鹛乌穗鹛白领穗鹛黑喉穗鹛红腰穗鹛白颈穗鹛珠颊穗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