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种各亚种羽色变化较大,长江亚种头顶橄榄褐色,眉纹白色、长而显著,从额基沿眼上向后延伸直达颈侧;眼先、颊和耳羽黑色,形成一宽阔的黑色贯眼纹,与白色眉纹相衬极为醒目;后颈栗红色,形成半领环状。背棕橄榄褐色,向后较淡,两翅表面与背相同;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较淡,呈污灰色或灰褐色;尾羽暗褐色微具黑色横斑,尾羽基部边缘微沾棕橄榄褐色。颏、喉白色,胸和胸侧亦为白色具粗著的淡橄榄褐褐色纵纹,有时微带赭色,胸以下为淡橄榄褐色,腹中部白色。 虹膜茶褐色或深棕色,上嘴黑色,先端和边缘乳黄色,下嘴淡黄色,脚和趾铅褐色或铅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22~30g,♀23.5~28.5g;体长♂160~180mm,♀158~180mm;嘴峰♂16~20mm,♀17~20mm;翅♂71~78mm,♀69~75mm;尾♂75~87mm,♀74~83mm;跗蹠♂29~31mm,♀27~29mm。(注:♂雄性;♀雌性)。
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次生林、竹林和林缘灌丛中,也出入于村寨附近的茶园、果园、路旁丛林和农田地灌木丛间,夏季在有些地方也上到海拔2300米左右的阔叶林和灌木丛中。
世界分布: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缅甸、越南、老挝等地。
中国分布:在中国广泛分布于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东至江苏、浙江、福建、台湾,西至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北至河南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东南部,南至广东、香港、广西和海南岛。
食性: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所吃食物主要有竹节虫、甲虫以及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其他还吃少量树木和灌木果实与种子,以及草子等植物性食物。
习性: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性活泼,胆怯畏人,常在茂密的树丛或灌丛间疾速穿梭或跳来跳去,一遇惊扰,立刻藏匿于丛林深处,或由一个树丛飞向另一树丛,每次飞行距离很短。有时也见与雀鹛等其他鸟类混群活动。繁殖期间常躲藏在树叶丛中鸣叫,单调、清脆而响亮,三声一度,似‘tu-tu-tu’的哨声,常常反复鸣叫不息。
繁殖期4~7月,最早在3月末即见有营巢产卵,通常营巢于灌木上,最晚在7月初还见在产卵或孵,在贵州赤水凯旋海拔650米的山块上发现一巢筑在马桑树上,距地高约1米,巢呈圆锥形,巢内径9厘米,深8厘米。巢内已产2卵,白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为24~25毫米×17~18毫米,重4~4.5克。
1984年7月6日在四川甘洛县海拔1600米处找得一巢,筑于灌木上,距地高约2米,巢呈杯形,主要由草叶、蕨叶、树皮、树叶、八仙花枝叶等筑成,内垫细草叶,巢的大小为外径10.5厘米×12.0厘米,内径5.5厘米×7.5厘米,深9.5厘米,高12.5厘米,巢内有卵4枚,纯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25~26毫米×18~18.4毫米,平均重4.3克。
棕颈钩嘴鹛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