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导航 搜索
鸟百科鸟类大全半蹼鹬
半蹼鹬

半蹼鹬

中文学名 半蹼鹬
英文学名 Asian Dowitcher
鸻形目
鹬科
半蹼鹬

1鸟种简介

半蹼鹬(Limnodromus scolopaceus)黑褐色的喙,喙基暗绿或黄绿色,嘴长且直,喙端膨大。脚为褐绿色或黄绿色。繁殖期为红褐色,头、颈、胸、腹锈红色,并布满暗褪色斑点。翅下覆羽为白色,散布棕色横斑。非繁殖期羽色偏灰,腹部白色,喉、前颈、胸为乌灰色。主要在西伯利亚的东北部、圣劳伦斯岛以及美国阿拉斯加西部沿海繁殖,在美国西部和南部沿海以及圭地马拉、萨尔瓦多等地越冬。1990年2月14日在台湾的宜兰县被发现 (何仁德,1991)。在中国香港的米浦有4个分布记录,此外在新疆、河北各有1次记录(Carey el a1.,2002)。

1.png

2外形特征

半蹼鹬夏羽头、颈棕红色,贯眼纹黑色,一直延伸到眼先。从前额至头顶有密集的黑色纵纹,在两侧形成一条棕红色眉纹;后颈具黑色纵纹;翕棕红色,羽毛具宽的。黑色中央纵斑。肩羽、内侧次级飞羽和小覆羽具灰色羽缘;下背和腰白色,具黑色中央纹;尾上覆羽具黑白相间横斑;较长的尾上覆羽缀有棕色。尾具黑褐色和白色相间横斑。末端褐色横斑宽而模糊。翅上小覆羽黑褐色;其余覆羽灰褐色,具白色羽缘;飞羽褐色,羽轴白色。外侧5枚初级飞羽内侧具长的白色楔形斑,往内侧两侧皆有;外侧次级飞羽灰褐色,具宽的白色羽缘;下体棕红色,两胁前部微具黑色横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具少许黑褐色横斑。

冬羽上体暗灰褐色,具白色羽缘;尤以中覆羽和大覆羽上较明显。下体白色。头侧、颏、喉、颈、胸和两胁具黑褐色斑点、下胸、两胁和尾下覆羽具黑褐色横斑。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尖端稍膨大。脚和趾黑褐色,前三趾间基部具蹼,尤以中趾和外趾间蹼较大。跗跖前面具盾状鳞,后面具网状鳞。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168~194克,雌性165~245克,体长雄性310~341毫米,雌性330~360毫米;嘴峰雄性81~88毫米,雌性79~88毫米,翅雄性178~184毫米,雌性174~188毫米;尾雄性60~65毫米,雌性60~67毫米;跗跖347~54毫米,雌性46~54毫米。

5.jpg

3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及沿海岸边草地和沼泽地上。冬季主要在海岸潮涧地带和河口沙洲。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性胆小而机警。

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蠕虫和软体动物为食。常在湖边、河岸、水塘沼泽和海边潮涧地带沙滩和泥地上觅食。常频繁地将嘴插入泥中直至嘴基。

半蹼鹬中国为夏候鸟和旅鸟。春季于3~5月,秋季于8~10月经过中国。常呈小群迁徙。

4.jpg

4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孟加拉共和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香港、印度、印尼、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台湾、泰国、东帝汶、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旅鸟:肯尼亚、斯里兰卡、也门。

在中国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迁徙期间经过吉林、河北、长江中下游,一直到福建、广东和香港。偶尔路过台湾。

3.jpg

5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配偶为一雌一雄制。常呈小群在一起营巢。营巢位置不固定,每年均有变化。通常营巢于水边或离水不远的地上草丛中。也在沼泽中的小土丘上营巢,但仍藏在草丛下。巢多利用地面凹坑,内垫以草叶和草茎。巢的大小直径为12~16厘米。深3~5厘米。每窝产卵通常为3枚。有时少至2枚和多至4枚。卵的颜色为沙黄色,土色,橄榄色,沙褐色或棕色,被有褐色或红褐色斑;卵的形状为梨形,大小为40~56×29~35毫米。重量为22~33克。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9~24天。

2.jpg

6种群现状

仅发现繁殖在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东北北部;越冬在泰国、缅甸、印度、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它的野外数量稀少。据1986年调查,最大种群数量为3800和4000只。已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因此需要严格保护。

1.jpg

7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列为稀有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半蹼鹬同级分类

长嘴半蹼鹬半蹼鹬短嘴半蹼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