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燕鸻(学名:Glareola maldivarum,英文名:Oriental Pratincole)是燕鸻科燕鸻属的鸟类,又叫东方燕鸻,一般称燕鸻、土燕子。喉部和上胸淡灰色而带有一黑色半环。兼有燕和鹬的习性,形态优雅,以小群至大群活动,性喧闹。与其他涉禽混群,栖于开阔地、沼泽地及稻田。善走,头不停点动。飞行优雅似燕,于空中捕捉昆虫。常见于飞机场。分布于欧亚大陆部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东北、西北及沿海地区为夏候鸟。
夏羽,头顶灰褐沾棕。后颈、颈侧、肩、背、翅内侧覆羽橄榄褐色或棕灰褐色,耳羽微缀棕栗色。后颈基处微具棕色半圈状领,腰橄榄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呈叉状,黑褐色。中央尾羽较短,基部白色,外侧尾羽较尖长,大都白色,仅尖端具一斜形黑色条状斑。外侧飞羽和覆羽黑褐色,内侧飞羽和覆羽橄榄灰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羽干近白色。翅形狭长,折合时长度超过尾端。颏、喉棕白色或桂红皮黄色。自眼先经眼下缘,再沿头侧向下,围绕喉部棕色有一条黑色细线,形成一环形圈包围着棕白色的喉。在圈内缘还有一窄的白色圈。胸和两肋棕褐色,腹淡褐色,下腹至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栗红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嘴基无红色,喉斑淡褐色,外缘黑圈不明显,且无白圈。
幼鸟头顶暗褐色,羽缘沾棕。背橄榄灰色,具黑褐色和棕白色尖端。肩具窄的皮黄白色尖端,尾上覆羽白色而具棕色羽端。颏、喉棕白色,无黑色环圈,胸具暗褐色纵纹,下胸淡棕色,腹以下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嘴角红色,脚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57~100g,♀53~101g;体长♂205~280mm,♀200~245mm;嘴峰♂12~17mm,♀13~17mm;翅♂168~193mm,♀173~190mm;尾♂70~85mrn,♀67~94mm;跗蹠♂29~38mm,♀30~38mm。(注:♂雄性;♀雌性)
栖息于开阔平原地区的湖泊、河流、水塘、农田、耕地和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水域附近的潮湿沙地或草地上。
非繁殖期常成群。飞行迅速,长时间地在河流、湖泊和沼泽等水域上空飞翔,边飞边叫,叫声尖锐,似“gi~gi~i”。降落地面后,常做短距离的奔跑。在地上多活动在河流两岸或湖边沙滩、砾石堆和泥地上,缓步走动觅食,间或急速奔跑觅食。休息时多站立于土堆或沙滩上,由于体色和周围环境很相似,一般不易看到。
迁徙:夏候鸟或旅鸟。春季于4~5月迁来,秋季于9~10月离开。
食性:主要吃金龟甲、蚱蜢、蝗虫、螳螂等昆虫,也吃蟹、甲壳类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主要在地面捕食,有时也在飞行中捕食。
繁殖期5~7月,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繁殖初期成群在空中飞翔。营巢于河流、湖泊岸边或附近沙土地上,也在河心小岛、溪旁和稻田地边营巢。成群营巢,巢甚简陋,在沙土地上稍微扒一浅坑即可产卵,有的坑内仅垫少许枯草,但多数直接产卵于沙土窝中。每窝产卵2~4枚,卵为黄灰色、土灰色或乳白色,被有暗褐色、灰色或棕黑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8~34mm×21~26mm。
原生种分布地:绿:原生种分布;紫:迷鸟分布(稀少)澳大利亚、孟加拉、文莱、柬埔寨、中国、圣诞岛、关岛、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韩国、老挝、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密克罗尼西亚、蒙古、缅甸、尼泊尔、北马里亚纳群岛、巴基斯坦、帕劳、菲律宾、塞舌尔、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美国、越南。
迷鸟分布地:可可岛、塞浦路斯、埃及、以色列、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新西兰、阿联酋、英国。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山东、福建、香港、海南岛和台湾。
2004年2月,在澳大利亚西北80英里海滩开展航空测量,计算其种群数为2,880,000只,占该鸟全球种群的多数,全球约有2,900,000~3,000,000只。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该物种已列入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注:第182项,普通燕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