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导航 搜索
鸟百科鸟类大全彩鹬
彩鹬

彩鹬

中文学名 彩鹬
英文学名 Greater Painted-snipe
鸻形目
彩鹬科
彩鹬属
彩鹬

1鸟种简介

彩鹬(学名:Rostratula benghalensis,英文名:Greater Painted-snipe)为彩鹬科彩鹬属的鸟类。彩鹬特征鲜明,野外容易辨识。通常鸟类的雄鸟比雌鸟羽色更艳丽漂亮,但彩鹬是特例,雌性不仅更漂亮,而且更高大,体重更重。彩鹬实行一雌多雄制。

1356056148MrpQb7Ga.jpg

2外形特征

彩鹬雄鸟眼先、头顶至枕黑褐色,头顶中央暗黄色,形成一黄色中央冠纹。后颈和肩淡褐色,肩羽外缘暗黄色,其余为暗黄色,棕黄色,黑色和灰色相杂状。肩间和内侧三级飞羽羽色和肩相似,但无黄色羽缘。背至尾上覆羽和尾羽灰色,具细窄的黑色波状纹和暗黄色眼状班。初级覆羽灰色,具细窄波状斑和暗黄色眼状斑,内侧小覆羽与背同色,其余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外露部分为橄榄黄色,具细窄的黑色横纹和宽著的暗黄色横斑;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外侧基部黑色,余为灰色,具白色横斑和暗黄色眼状斑与黑色波状纹。眼周围一圈黄白色或黄色纹,并向眼后延伸形成一柄。白色眼圈外再缘以黑色;耳覆羽黑色。颏、喉白色,其余头和颈部缀有白色和褐色小斑点。颊至上胸灰褐色,胸腹之间界以黑色横带,胸至背肩部有一宽的白带,下胸至尾下覆羽白色。

雌鸟头顶暗褐色,头顶中央具皮黄色或红棕色中央冠纹;眼周具一白色圈环,并向后延伸形成一短柄。自圈外再围以窄的黑圈,颈部棕红色,头侧栗红色,上背橄榄褐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蓝灰色,并杂以黑褐色虫蠹状斑,尾上覆羽具暗黄色眼状斑;肩橄榄褐色,各羽外侧具金黄色宽阔纵纹,在背两侧形成一条金黄色纵带,上体具金属铜绿色光泽。尾羽灰褐色,外侧近黑褐色,具暗黄色眼状斑。虹膜褐色,嘴黄褐色或红褐色,基部绿褐色,脚橄榄绿褐色或灰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103-150g,♀140-180g;体长♂224-260mm,♀240-278mm;嘴峰♂41-50mm,♀46-52mm;翅♂122-135mm,♀128-147mm;尾♂39-50mm,♀35-52mm;跗跖♂38-44mm,♀38-46mm。(注:♂雄性;♀雌性)

1356056148JHJvaSq4.jpg

3生活习性

 性隐秘而胆小,多在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多隐藏在草丛中,受惊时通常也一动不动的隐伏着,直至当人走至跟前,才突然飞起,边飞边叫。飞行速度较慢,飞行时两脚下垂,飞不多远又落下。在开阔地区则通过快速奔跑。也能游泳和潜水,通常单独或呈松散的小群活动和觅食。

主要以昆虫、蝗虫、蟹、虾、蛙、蚯蚓、软体动物、螺、植物叶、芽、种子和谷物等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为食。

1356056148GGhvKzkQ.jpg

4栖息环境

彩鹬栖息于平原、丘陵和山地中的芦苇水塘、沼泽、河渠、河滩草地和水稻田中。

5繁殖状况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浅水外芦苇丛或水草丛中,也在水稻田中营巢。巢主要由枯草构成,通常置巢于芦苇或水草或稻秧间浅水处的草堆上或土台上。每窝产卵3-6枚,通常为4-5枚。卵为卵圆形和梨形,棕黄色和黄色,被有红褐色、黑褐色或血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2-40mm×22-26mm,平均36mm×26mm。一雌多雄制,一个雌鸟与数个雄鸟交配,并产数窝卵,分别由不同雄鸟孵化,孵化期约19天。

3.jpg

6种群数量

彩鹬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较为丰富,但后来已经不常见,数量明显下降。原因是沼泽地被开垦,环境污染和狩猎。

7亚种分化

彩鹬指名亚种〔拉丁名:Rostratula benghalensis benghalensis〕。

8保护等级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9地理分布

安哥拉、孟加拉国、贝宁、博茨瓦纳、文莱达鲁萨兰国、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科特迪瓦、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肯尼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新加坡、索马里、南非、苏丹南部、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多哥、乌干达、越南、赞比亚、津巴布韦。

1381489002HEjnOkkz.jpg

10独特的角色反串

一般的鹬(yù)属于鸻(héng)形目鹬科,彩鹬(Rostratula benghalensis)却属于彩鹬科,这个科全世界就两种(某些文献认为彩鹬在澳洲的特有亚种australis是独立物种,则本科全世界共3种)。 

彩鹬属于中等大小(体长约25cm)的鸻鹬类(在河边海滩看见的鸻鹬多半都比它小得多,一大群小鸟鸟跑来跑去什么的),喙较长,橙黄色,尖部略下弯。雌鸟色彩艳丽,一般不会认错;其头、颈至胸部栗色,头顶和胸部羽色较深,近黑色,具淡黄色顶冠纹(头部正上方的纵纹,一般要在正对着鸟头时才看得见),眼周白色并向后延伸(有点儿像鸳鸯的雌鸟),背部及两翼褐色,腹部白色。雄鸟体型较雌鸟小,羽色亦较黯淡:头、颈及胸部与背部同为褐色,并缀以淡黄色斑点。[4] 

彩鹬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及澳洲,但并不常见。在中国长江以北是夏候鸟,长江以南是留鸟以及冬候鸟。彩鹬主要活动于较低海拔植被覆盖较好的湿地(包括近水苇丛、草地及稻田等),迁徙季节时在城市公园水域附近时有记录。性情羞涩,通常隐匿于苇丛中活动,一般不出来,因而不容易见到。[4] 

彩鹬是有名的性别角色反串的少数鸟类之一。繁殖期由雌鸟占域求偶,伴随着求偶行为(雌鸟追逐雄鸟),雌鸟在夜晚和晨昏会发出特殊的求偶叫声(见超链接里的song;不过彩鹬并不以叫声作为择偶标准)。

2.jpg

彩鹬是一妻多夫制,不过并非同时多夫,而是依次与不同雄鸟交配后为他们各产一窝卵(这样雄鸟知道孩子们是自己的,更有意愿孵卵育雏)。雌鸟和一只雄鸟交配后几天都形影不离直到产下两枚卵后,雄鸟就开始自己孵卵了,待雌鸟产完第三枚卵就不与雄鸟呆在一起了,等到产完第4枚卵雌鸟就离去(偶尔也会回来产第5枚),由雄鸟单独孵卵、育雏。雌鸟并不孵卵,因而一旦发生雄鸟弃巢的事件,鸟宝宝们就没有机会出生了(不过雌鸟还会在雄鸟弃巢后回来孵一会儿,然后再彻底离去;有人推测这可能是遗留的本能)。除了彩鹬,一些半蹼鹬也是由雄鸟孵卵的,不过雌鸟有时会帮忙,或者在巢附近警卫,赶跑入侵者。

刚孵出来的彩鹬宝宝就已经有绒毛且能到处跑,这样就可以自己觅食了。仍有绒毛的彩鹬宝宝是浅黄褐色的,头上和身上有黑色纵纹;褪掉绒毛长出羽毛后,未成年的幼鸟则与它们的父亲长相相似。一旦外界有危险,和其他鸻鹬类的鸟儿一样,彩鹬爸爸会把宝宝们护在翅膀和腹下(只不过其他种类多是妈妈护着宝宝)。[

彩鹬科的另一种——分布于南美的半领彩鹬(Rostratula semicollaris)则雌雄羽色相似,且为单配制,不过雌鸟在繁殖活动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1.jpg

*彩鹬同级分类

彩鹬澳洲彩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