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鹃鸠(学名:Macropygia unchall)体长38厘米,是体大而尾长的褐色鹃鸠。背及尾满布黑色或褐色横斑。头灰,颈背呈亮蓝绿色。胸偏粉,渐至白色的臀部。雌鸟无亮绿色。背上横斑较密,尾部横斑有别于同地区的其他鹃鸠。不常见,生活于海拔800-3000米间的山地森林。结小群活动。疾速穿越树冠层。落地时尾上举。分布于中国、克什米尔、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
斑尾鹃鸠体色与其他鸠鸽类的绿色或灰色不同,雄鸟的前额、眼先、颊、颏和喉皮黄色,微沾紫色,头顶、后颈和颈侧绿紫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包括翅上小覆羽、中覆羽及数枚内侧飞羽黑褐色,密被以棕栗色细横斑。其余翅覆羽和飞羽暗褐色。中央尾羽与背同色,亦为黑褐色而杂以棕栗色横斑,外侧尾羽暗灰色而具黑色次端斑。上胸红铜色,具绿色光泽,下胸较浅淡。腹棕白色,尾下覆羽棕色。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上体少光泽,头顶与胸具黑褐色细横斑。尾羽较鸽类为长。
虹膜蓝色,外圈粉红色,嘴黑色。跗蹠和趾暗紫红色,爪角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60-220g,♀165-230g;体长♂333-371mm,♀324-410mm;嘴峰♂14-16mm,♀15-22mm;翅♂166-184mm,♀168-183mm;尾♂158-185mm,♀149-201mm;♂跗蹠20-24mm,♀17-27mm。(注:♂雄性;♀雌性)
栖息于山地森林中,冬季也常出现于低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耕地和农田。
留鸟,部分游荡。通常成对活动,偶尔单只,很少成群活动。落地时尾上举。行动从容,不甚怕人,见人后并不立刻飞走,总要停留对视片刻才起飞。叫声低沉似’coo-um-coo-um’声。
主要以榕树果实和其他植物浆果、种子、草子为食,有时也吃稻谷等农作物。
分布于克什米尔、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柬埔寨、中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于华南一带,北抵四川宝兴及福建西北部,西抵云南,南至海南岛。
繁殖期5-8月。成对营巢于茂密的森林中,有时也在竹林中营巢,通常置巢于树枝桠上或竹桠上。巢甚简陋,主要由枯枝和草构成。每窝产卵1枚,偶尔2枚。卵的大小为30-38mm × 20-28mm。
鸠鸽育雏期,在脑垂体后叶分泌的泌乳素(又称催乳素)作用下分泌鸽乳。鸽乳是由雌鸽和雄鸽的双侧侧囊淋巴区,即嗉囊床淋巴区增殖扁平上皮大量脱落分泌的充满脂肪颗 粒、乳化脂肪糜液和淋巴液组成,初乳期后逐渐加入富含乳化脂肪颗粒的乳糜液。嗦囊床上皮淋巴乳头一般在开始进人孵化状态的第4-5天,雄雌鸽的嗉囊床开始萌动,嗉囊床血管充血、增粗,淋巴管增生,到第8-9天,嗉囊上皮增厚,进入育雏前状态。第13天其厚度和宽度已增加1倍,第14-16日巳能分泌 透明略带黄色的鸽乳,第18天,嗉囊便可分泌嗓囊乳,然而乳鸽出壳后第7天,嗉囊乳分泌量开始减少,第10天分泌停止,持续呕雏到2周龄左右,嗉囊床开始萎缩,而鸽乳分泌也逐渐停止。食糜浆中逐渐掺入由腺胃返流而来的通过肌胃研磨的半成品糜浆,然后变成直接饲喂掺水的颗粒饲料。如若所孵蛋未能按时出壳,孵性好的鸽最长可继续孵化 延迟到第22-24天(这些都和鸽的孵性、孵化季节和胚胎发育信息反 馈、胎雏的破壳频率等有关,如遇寒冷的冬春季和育雏期往往会自动延长孵化期,而在酷暑闷热天往往难 以坚持),此时育雏鸽就会伴随着嗉囊床的萎缩而自动停孵。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