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螈,隶属蝾螈亚目、蝾螈科、蝾螈属。蝾螈科在中国有6属23种,分别占世界该科20属77种的30.3%与29.9%。其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本科动物在中国境内均匀分布于东洋界,古北界则缺如,其中有18种是中国特有种,约占中国该科23种的78.3%,占世界全科77种的23.4%。蝾螈属分布于中国及日本;中国现有4种(含两个亚种);日本有两种。蝾螈属在中国的种数虽不多,但分布范围较宽,东起东海沿岸地区,西至云贵高原,北自河南省南部,南达广东;其中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de 分布较广且连续,蓝尾蝾螈仅局限与云贵高原,另两种的分布区较窄,其中呈贡蝾螈 Cynops chengggongensis迄今只见于模式产地地区。
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蝾螈犁骨齿裂呈“∧”形,前端汇合;颅骨卵圆形;前颌骨1枚,鼻突不与额骨相连,左右鼻骨相接;额鳞弧粗壮;上颌骨甚短,翼骨甚小,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
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仅有小疣,背上脊棱弱;口角处唇褶明显;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甚侧扁。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较大;雌性肛部呈丘状隆起,肛裂短。蝾螈的颈部不明显,躯干较扁,四肢较发达,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间无蹼,尾侧扁而长。
睾丸豆形,分为3叶,中间的1叶较大。
早期幼体在眼右后下方有棒状平衡枝,外鳃3对呈羽状;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腹鳍褶低而平直。
卵产于静水中,产卵期2-5月,非繁殖期陆栖或水栖,在陆地上冬眠也可全年在水中生活。卵数多,卵粒小,卵胶囊椭圆形。
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它与蛙类不同,一生都长着一条长尾巴。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以蝌蚪、蛙、小鱼,孑孓、水蚤等为食。它的四肢不发达,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产卵后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雄体略小于雌体;雄体活泼灵敏,雌体腹部肥大,行动迟缓;雄体泄殖腔孔隆起,特别在生殖季节,孔裂长,有明显绒毛状乳突,甚至向外凸出,而雌体的泄殖腔孔平伏,孔裂较短,无明显乳突。在饲养蝾螈过程中,会发现它有蜕皮现象。请注意观察,蝾螈先是头顶部缓缓蜕去外皮,随后,躯干部、四肢和尾部蜕皮。蝾螈蜕下的皮,有时自己吞食掉,有时被同伴吃掉。
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
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
蝾螈的体表因半透性,而导致水分散失,所以多数的蝾螈都栖息于潮湿的环境中,陆栖能力好一点的种类可以离水较远,但生活的环境仍以潮湿的苔癣环境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对水份较为依赖的种类,则多偏好生活在低温且水质清洁的环境中。由此得知在饲养蝾螈时,环境中接近饱和的湿度,与可供进食、躲藏及休息的水塘是不可或缺的。多数的蝾螈都是个性相当温和的种类,所以饲养者可以依据饲养的能力与空间的调配来决定饲养密度与数量。饲养蝾螈可以观察到相当多奇特的生物行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为与陆栖与水栖型的交替最具有特色。蝾螈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其自愈能力相当优异,所以有时发现个体因为机械性的外伤而断肢时,不出多久便会由伤口长出一肉芽,并逐渐发展修复成原先的状态。
蝾螈无论在地表、树上、或是地下都能用它们短短的四足十分缓慢地爬行。它们可以用前足或者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借助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速度。
蝾螈大多体色鲜艳美丽,但它们是有毒的,它们就利用这种鲜艳夺目的颜色告诫来犯者,所以那些蠢蠢欲动的猎食动物就会敬而远之了。当蛇向蝾螈发起进攻时,蝾螈的尾巴就会分泌出一种像胶一样的物质,它们用尾巴毫不留情地猛烈抽打蛇的头部,直到蛇的嘴巴被分泌物给粘住为止。有时,就会出现一条长蛇被蝾螈的粘液给粘成一团,动弹不得的场面。
蝾螈极小的腺体里还含有一种致命的细菌,并且能利用这种细菌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就是河豚毒素,当蝾螈受攻击时,会立即分泌这种致命的神经毒素,让对手吃不了,兜着走。
交配
蝾螈雄雌间的交配行为亦相当特殊的,雄性个体会将其精液包在一个如胶囊般的精荚中,当排出体外时便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由雌体吸入体中,以完成交配行为;出生的卵粒如青蛙卵,在外围有如胶状物质缠裹保护,以使幼体能安然的度过发育前期。而陆栖型与水栖型的交替则发生于部分的种类,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而造成其外型与色彩上的改变。
产卵
雌蝾螈产卵先是在水中选择水草的叶片,再用后肢将叶片夹拢,反复数次,最后将扁平的叶子卷成褶,并包住泄殖腔孔,静止3~5分钟,受精卵即产出,包在叶内。
雌蝾螈产卵后伏到水底,休息片刻又浮上来继续产卵,一般每次仅产一枚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在水、氧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受精卵经过多次有规律地分裂,卵变成小蝌蚪。经过2~3天,蝌蚪先长出一对前肢,以后又长出后肢,经过3~4个月,幼体完成,变成蝾螈。
蝾螈所经历的一系列幼态发育过程称为蜕变。陆栖蝾螈在陆地产卵,幼虫的发育发生在卵内。当幼仔孵化出来后,看上去就像成年的微缩版。水栖蝾螈在水中产卵,孵化后成为像蝌蚪样的幼虫,最终它们失去鳃,有些蝾螈不产卵,可以生下完全成形的幼仔。
受精
原始形式的蝾螈(如隐鳃鲵亚目)繁殖的形式是体外受精。一些较高形式的蝾螈则是体内受精,在这种形式下,雌性蝾螈通过自己的泄殖腔开口把雄性蝾螈排泄的精子包囊吸入体内。大多数蝾螈在水中繁殖,也有一些,如大部分无肺螈科的种类在陆地上繁殖。
蝾螈亚目包括3个化石科和7个现生科,本目动物分布于亚州、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中国只有蝾螈科,该科现今约有15属61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北欧向东至乌拉尔山,南欧,非洲的西北角,小亚细亚,亚洲南部和东部(印度北部和中部、越南北部至中国秦岭以南),北延至墨西哥北部的热带地区;中国已知有6属约21种(含两个亚种),分布与秦岭以南。蝾螈属分布于中国及日本;中国现有4种(含两个亚种)日本有两种。
东方蝾螈(英文名:Oriental Fire-bellied Newt)为中国特有种。
形态特征:体背面显黑色蜡样光泽,一般无斑纹;腹面橘红色或朱红色,其上有黑斑点;肛前半部和尾下缘橘红色。肛后半部黑色或边缘黑色。雄螈肛部肥肿状,肛孔纵长,内壁后部有突起;雌螈肛部成丘状隆起具颗粒疣,肛孔圆短,肛内无突起。卵呈圆形,直径2mm,动物极棕红色,植物极米黄色;卵外胶囊呈椭圆形,直径为4.5*3mm左右。刚孵出幼体全长10-12mm,有3对羽状外鳃和以对平衡枝。
种群状态:该蝾螈分布去较宽,其种群数量多。受威胁等级:无危LC。
分布:该物种分布在中国中部及东部。
呈贡蝾螈(英文名:chenggong Fire-bellied Newt)
形态特征:雄螈全场78-96mm,雌螈90-160mm,雄、雌螈尾长分别尾头体长的94%和97%左右。四肢适中,前、后肢贴体相对是,趾、指端不相遇或仅相遇;均无缘膜。体尾淡黄绿色,有暗绿色云状斑或呈豹状斑;背脊尾黄褐色,从枕部达尾部末端,体侧有一纵行黄色斑点;体腹面有橘红色或橘黄色与黑色相间呈不规则花斑;尾腹鳍褶橘红色。雄螈肛部隆起,肛孔纵长,内壁有乳突;尾肌和尾末端蓝黑色。卵粒圆形,卵径1.7-2.0mm,动物极黄褐色,植物极黄白色;卵外胶囊尾椭圆形,其纵径4.3mm,横径3.2mm。
种群状态:中国特有种。其分布区狭窄,种群数量较少。建议受胁等级:近危NT。
分布:云南(呈贡)。
潮汕蝾螈(英文名:Dayang Newt)
形态特征:成螈全场74mm,头体长64mm左右,尾部略长于头体长或等长,雌螈尾长相对比雄螈长。四肢细长,后肢比前肢路粗且长;前、后肢贴体相对时,趾、指重叠或互达对方掌、跖部;掌、跖突略显或明显;前足4个指,后足5个趾,第5趾基部具蹼。体背面黑褐色或黄褐色,色浅者体尾有黑褐色斑点;咽喉部和体复侧黑斑形状变异大,体腹面中央橘红色多形成纵带;前、后肢基部腹面掌、跖各有一个橘红色斑;肛前部橘红色,后部黑色;尾腹面4/5左右尾橘红色。雄性肛部隆起成肥肿状,其背鳍褶比雌螈明显。
分布:广东、福建
其他种:
蓝尾蝾螈楚雄亚种
蓝尾蝾螈指名亚种
再生能力
一种被称之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对蝾螈的再生能力至关重要,能够帮助科学家控制这种过程,甚至能够将其应用于人类。如果巨噬细胞被系统性剔除,蝾螈便会失去肢体再生能力,形成疤痕组织。
此前一度认为巨噬细胞不利于再生过程。这项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愈合的早期阶段没有巨噬细胞的参与,再生就不可能出现。需要研究巨噬细胞如何促成再生过程。
蝾螈的组织再生过程不会产生疤痕,几乎完美复制受损前的部位。将蝾螈视为完美再生的一个模板。除了拥有治愈受损脊髓和大脑损伤这样“圣杯级”的应用外,研究蝾螈的愈合过程还有助于研发一系列新疗法,用于治疗大量常见疾病,例如心脏病和肝病,这些疾病都与纤维化或者疤痕联系在一起。蝾螈不仅能够再生肢体,还能再生体内的器官。科学家们发现,蝾螈的再生肢体的细胞具有部分的记忆功能,正是这些记忆功能可以再生出新的骨骼、肌肉与神经组织。对蝾螈体内记忆功能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人类截肢的再生研究。
研究无疤痕治愈手段能够大幅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研究显示很多动物都有再生能力,但绝大多数在进化过程中关闭了这种能力。
国内大鲵、瑶螈属、棘螈属、疣螈属等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
容器
捕回蝾螈后,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蝾螈产卵用。
水
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会导致蝾螈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蝾螈正常生活。冬季每1~2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食物
蝾螈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蝾螈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在超市购买冷冻虾,解冻后切成小块喂食,或者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