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果鹦鹉(学名:Cyclopsitta diophthalma,英文名:Double-eyed Fig Parrot)是无花果鹦鹉属的鸟类。
双眼无花果鹦鹉是一种小鹦鹉,体长13-16厘米,体重42-55克。面部有复杂的颜色组成,前半部像带着面罩,脸颊和耳羽深红色,额顶部至眼睛的侧面均是辉煌的碧蓝色,一条绿线穿过顶部和背面的眼睛,红色的脸颊下面具有蓝紫光染色,并一直持续到喉咙。翼覆羽为明亮的绿色,初级覆羽为蓝色。次级飞羽是沉闷的绿松石蓝色,具黑色的外螺纹和内螺纹。所有的羽毛呈现黄白色带,底部有绿色与黄色的滚边。较低的下体全部展现出一种黄绿色的颜色,比背部稍浅,双翼侧面沿着翼边的羽毛闪烁着黄色的长条,尾下覆羽灰色。鸟喙强劲有力,铅灰色并具暗灰色的蜡质,虹膜深褐色,腿爪灰绿色。
栖息于中低海拔的雨林、森林边缘地区、干燥森林、溪河旁的森林、开阔的尤加利树林地等地,在澳洲也会出现在公园、灌木丛、农作物区及红树林林地等地区。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食物中,无花果占了最重要的部分,觅食时安静,动作敏捷快速,不会到地上活动或觅食,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在栖息的树木上会聚集200只左右。天然食物除了无花果以外, 也会食用水果、花蜜、昆虫幼虫,或由树皮上刮食一些青苔与真菌类植物。
分布于印尼的新几内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周围的小岛,澳大利亚东北部也有其族群。
双眼无花果鹦鹉的繁殖季节,在新几内亚从3月开始,在澳大利亚是8月至11月。巢建在大树的主干或大的树枝的树洞里,距地面8至20米。雄鸟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挖掘未完成的鸟巢,会挑好几个洞,然后再作出最后选择。交配前的仪式,雄鸟给雌鸟提供的食物也很常见。其余大部分的工作是由雌鸟完成,鸟巢的入口孔直径约4厘米,孔深20厘米。每窝产2枚白色的卵,时间间隔48小时,孵化持续18天。雏鸟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羽绒毛,7或8周后离开巢。在第3或第4周就会飞行,最初能飞行一小段时间。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全球数量估计刚刚超过10万只,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似乎是稳定的,但是,有两个亚种处于濒危状态。昆士兰州亚种少于5000只,它们在公园和花园的鸟巢数量似乎在下降, 新南威尔士州亚种大概不到200只,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热带雨林被破坏。第三种约克角亚种在澳大利亚的数量仍然很可观。因此总体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卵生,大型的无花果鹦鹉均较小型的无花果鹦鹉容易繁殖,双眼无花果鹦鹉的繁殖并非很容易,而且幼鸟的死亡率非常的高,往往活不过几天,而且这种情形常一再地发生,如果遇到这个问题,在幼鸟孵出后将日常提供的食物改为软性食物(如芒果、木瓜等)可能会有改善,成对分开繁殖,将巢箱安装于暗处,一窝产2颗卵,孵化期约21天,亲鸟对饲主检查巢箱很敏感,不宜时常打扰它们,羽毛长成约35天,幼鸟一般约40天左右会离巢,雄鸟对幼鸟有时有攻击性,不宜太晚移出幼鸟。
双眼无花果鹦鹉在国际上的鹦鹉养殖中数量非常稀少,饲养照顾不易以及幼鸟不易存活是主要原因,刚引进饲养时十分敏感,常常因压力、紧迫与不安而死亡,尤其是野生鸟,笼养的双眼无花果鹦鹉很安静,啃咬力虽不强但最好提供树枝供啃咬以防止上喙部的过度生长,它们对于低温也很敏感,一般温度最好不低于15度,巢内有幼鸟时不要低于20度,食物的提供最重要,避免像饲养小型鹦鹉般只提供种子谷物,蔬菜水果、花蜜、昆虫、维他命补充剂等食物也都应适量供应 ,也可以把进口吸蜜鹦鹉粉状饲料当为主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