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导航 搜索
鸟百科鸟类大全灰腹噪鹛
灰腹噪鹛

灰腹噪鹛

中文学名 灰腹噪鹛
英文学名 Brown-cheeked Laughingthrush
雀形目
噪鹛科
灰腹噪鹛

1外形特征

灰腹噪鹛,中等体型(26厘米)的灰褐色噪鹛。头侧褐色而与偏白的下颊纹及细眉纹成对比。两翼及尾基部缘以蓝灰色。初级覆羽成黑色块斑。下体灰,臀暗栗,尾端有狭窄白色。虹膜-褐色;嘴-橘黄;脚-黄色。叫声:笛声whoh-hee及喳喳的叫声。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以及邻近的印度阿萨姆。地方性常见于西藏南部从日喀则东至雅鲁藏布江(henrici)及西藏东南部(gucenensis)的海拔2800~4600米,冬季下至海拔2000米。多成对或结小群于森林及多灌丛的河谷,深藏而不显。有时与黑顶噪鹛一道活动。

灰腹噪鹛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和后颈黑色,或前额黑色、头顶至后颈暗灰色(老鸟亦变为黑色),眉纹淡栗色或橄榄棕色,眼先、颊和耳羽基部白色或灰白色沾棕,耳羽后部棕或栗色,颧纹黑色。上体橄榄褐色或橄榄灰色,腰部沾棕色;翅上内侧覆羽与背同色,小覆羽内翈褐色,外翈灰色,初级覆羽黑色;最外侧7枚初级飞羽飞翈蓝灰色,内翈黑色,其余飞羽橄榄褐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尾羽橄榄褐色亦具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白色端斑从中央尾羽向外侧尾羽逐渐扩大。颏白色或灰白色,喉、胸至上腹灰褐色沾葡萄红色或淡葡萄灰色,尤以胸部较灰或棕黄沾葡萄色,喉具细的黑色羽干纹,两胁锈褐色或橄榄褐色,下腹淡棕色,尾下覆羽棕褐色。 虹膜褐色或淡褐色,上嘴暗褐色,下嘴黄色,脚黄褐色。

灰腹噪鹛

2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以及邻近的印度阿萨姆。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于西藏南部从日喀则东至雅鲁藏布江(henrici)及西藏东南部(gucenensis)的海拔2800~4600米,冬季下至海拔2000米。

灰腹噪鹛

3生活习性

生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600-2600m的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和灌木林等各类森林中。

食性: 主要以天牛、甲虫、毛虫、蝼蛄、蚂蚁等昆虫为食。此外也吃甲壳动物和多足纲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为植物果实、种子和草子等。

习性: 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一般活动在林下灌丛和竹丛间,有时也在林下地上落叶层上活动和觅食。

灰腹噪鹛

4鉴别特征

中型鸟类,体长21-25cm。额黑色,头顶黑或灰色,眼先、脸白色。上体橄榄褐至棕褐色,尾和内侧飞羽具窄的白色端斑和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外侧初级飞羽外翈蓝灰色或灰色,颧纹黑色。下体多为浅棕色;嘴、脚黄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灰腹噪鹛

5种群状况

灰腹噪鹛(学名:Garrulax henrici)为鹟科噪鹛属的鸟类。分布于记录不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多见于河谷阶地锦鸡儿灌丛、阳坡杨树林以及青冈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南部。有2个灰腹噪鹛指名亚种和灰腹噪鹛古琴亚种2个亚种。

灰腹噪鹛

6物种繁殖

繁殖: 繁殖期4-6月。营巢于小树和苦竹枝杈间,两巢距地高分别为0.8m和1.5m。巢呈碗状,外层用草茎、藤条和细枝编成,结构较为粗糙,内层由较细的草茎、草根、树根和丝等材料构成。巢的大小为外径10.6-15.0cm,内径7-7.5cm,高6cm,深4-4.5cm。每窝产卵2-4枚,卵天蓝色、光滑无斑,卵为卵圆形,大小为25-28.5mm×17.5-20mm。

灰腹噪鹛

7亚种分化

灰腹噪鹛古琴亚种(学名:Garrulax henrici gucenensi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东南隅察隅古琴地区。

灰腹噪鹛指名亚种(学名:Garrulax henrici henrici)。分布于记录不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南部。

灰腹噪鹛

*灰腹噪鹛同级分类

蓝翅噪鹛玉山噪鹛红翅噪鹛红尾噪鹛银耳噪鹛红头噪鹛橙翅噪鹛纯色噪鹛灰腹噪鹛纹枕噪鹛丽星噪鹛马来噪鹛黑顶噪鹛褐顶噪鹛细纹噪鹛杂色噪鹛金翅噪鹛灰颈噪鹛白胸噪鹛纹耳噪鹛阿萨姆噪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