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鸥(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英文名:Black-tailed Gull)属鸥科鸥属。是一种中型海鸥,身长大概45厘米,翼展大概126至128厘米。这种雀鸟聚居于东亚地区,当中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也会到阿拉斯加至北美洲东北部分一带漂泊。黑尾鸥长有黄色的脚,鸟喙末端上有红色的斑点,继以黑色环带,腰尾白,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幼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需要四年才羽翼丰盛达至成长期。正如名字所说,它们拥有黑色的尾巴,并会发出像猫叫的哀怨叫声,所以在日本被称作“海猫”,在韩国则为“猫鸥”。黑尾鸥的主要食粮为细小的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海产与其内脏。它们经常跟着船只与渔艇觅食,也会从其他海鸟偷取食物。每年四月中旬,黑尾鸥会连群结队地筑巢,在六月上旬会生两至三只蛋,孵卵期为二十四天。
夏羽两性相似。头、颈、腰和尾上覆羽以及整个下体全为白色;背和两翅暗灰色。翅上初级覆羽黑色,其余覆羽暗灰色,大覆羽具灰白色先端。外侧初级飞羽黑色,从第3枚起微具白色先端,内侧初级飞羽灰黑色,先端白色,次级飞羽暗灰色,尖端白色,形成翅上白色后缘。尾基部白色,端部黑色,并具白色端缘。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顶至后颈有灰褐色斑。
当年幼鸟通体褐色,具灰色羽缘,尾羽黑褐色;第2年幼鸟头、颈白色而沾灰色,尾近端黑斑宽达60-90毫米,最外侧尾羽仅基部两侧白色,飞羽从第6枚起至三级飞羽灰褐色,先端白色。翅上覆羽灰褐色。从第三年起完全变为成鸟羽毛。
虹膜淡黄色,眼睑朱红色;嘴黄色,先端红色,次端斑黑色;脚绿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 425-675克,雌性400-633克;体长雄性433-510毫米,雌性435-460毫米;嘴峰雄性42-51毫米,雌性43-49毫米;翅长雄性 351-390毫米,雌性355-382毫米;尾雄性128-150毫米,雌性125-144毫米;跗跖雄性47-59毫米,雌性49-58毫米。
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悬岩、草地以及邻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
分布于中国、香港、日本、朝鲜、韩国、台湾、越南。
旅鸟: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泰国、美国。
常成群活动。成天在海面上空飞翔或伴随船只觅食。也常群集于沿海渔场活动和觅食。有时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水厍与沼泽地带。
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层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繁殖期为4-7月。常成小群集群营巢。在好的营巢地,也集成数十对的大群营巢。通常营巢于人迹罕至的海岸悬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也营巢于海边小岛和海岸附近内陆湖泊和沼泽地中的土丘上。巢呈浅碟状,由枯草构成。巢的大小直径为外径15-25厘米,内径10-13厘米,深1.5-2.2厘米。巢间距最近为0.75米。最早于4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多至3枚。卵的颜色为蓝灰色。灰褐色或赭绿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6-74×39-49毫米,重57-68克。卵的形状为卵圆形或梨形。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5-27天。雏鸟孵出后全身被有灰褐色绒羽,嘴先端具红斑。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食物主要为鱼和昆虫。雌性期主要由亲鸟半消化后再吐出喂养。大约经过30-45天的喂养,幼鸟即能飞翔。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