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鸫雄鸟上体从头至尾包括两翅表面概为石板灰色,头部微沾橄榄色,头两侧缀有橙棕色,眼先黑色,耳羽褐色具细的白色羽干纹。飞羽黑褐色,外翈缀有蓝灰色,尾羽除中央一对为蓝灰色外,其余尾羽为黑褐色,外翈缀有蓝灰色。颏、喉淡白色微缀有赭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两侧具黑色斑点;胸淡灰色,有的具黑褐色三角形羽干斑;下胸中部和腹中央污白色,下胸两侧、两胁、腋羽和翼下覆羽亮橙栗色,尾下覆羽白色而缀有淡皮黄色。
雌鸟与雄鸟大致相似,但颏、喉呈淡棕黄色具黑褐色长条形或三角形端斑,尤以两侧斑点较稠密,胸淡黄白色具三角形羽干斑。
幼鸟上体橄榄褐色,头和翕具淡色条纹,翅上覆羽具棕色端斑。下体污白色具暗色纵纹,胸或多或少具有斑点。
虹膜褐色,嘴雄鸟黄褐色,雌鸟褐色,脚肉黄色或黄褐色。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钩,颈椎15枚。鸣肌发达。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大小量度:体重♂50-73g,♀52-69g;体长♂206-225mm,♀201-228mm;嘴峰♂17-20mm,♀16-21mm;翅♂107-128mm,♀109-120mm;尾♂78-92mm,♀75-88mm;跗蹠♂27-34mm,♀29-33mm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的茂密森林中。 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杨桦林中,尤以河谷等水域附近茂密的混交林较常见,迁徙和越冬期间也见于常绿阔叶林、杂木林、人工松树林、林缘疏林草坡、果园和农田地带。
迁徙:在中国北方为夏候鸟,南方为旅鸟或冬候鸟。每年4月末5月初迁来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南迁。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春秋迁徙季节亦集成几只或10多只的小群,有时亦见和其他鸫类结成松散的混合群。多活动在林缘、荒地、草坡、林间空地和农田等开阔地带。地栖性,善于在地上跳跃行走,多在地上活动和觅食。繁殖期间极善鸣叫,鸣声清脆响亮,很远即能听见,常常固定在一处地方从早到晚不停地鸣叫,尤以清晨和傍晚鸣叫最为频繁。每日活动时间甚早,有时在早晨2:50左右即开始鸣叫,鸣叫时多站在树下小树枝头,发现人后立即飞到地面,在地上通过急速跳跃前进。
食性:主要以鞘翅目步行虫科、叩头虫科、埋葬虫科、以及鳞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蚯蚓等其他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等。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越南。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远东和朝鲜,秋冬季节偶见于越南和日本。
繁殖分布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山河屯、帽儿山、带岭,吉林长白山、抚松、长白、和龙、安图、敦化、吉林,辽宁清原、新宾、桓仁、宽甸、丹东、本溪、东沟、庄河、大连、鞍山、沈阳、朝阳等地;越冬于江苏南部、湖南、浙江、福建、广西、广东、香港等地,偶尔也有少数个体到云南思茅、海南岛和台湾越冬,迁徙期间经过河北、北京、山东、江苏等地。
灰背鸫繁殖期5-8月,通常在迁到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占区和配对。在长白山从5月中旬到7月中旬都见有正在营巢的对。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常常边营巢边追逐交尾,有时雄鸟站在巢附近小树上鸣叫,雌鸟筑巢。通常筑巢于林下幼树枝杈上,距地高0.7-2.0m,巢的大小为外径12.5-15.0cm×12.0-14.0cm,内径8.5-9.6cm×9.4-10.0cm,高9.2-13.0cm,深5.1-6.5cm。巢外层主要由树枝、枯草茎、枯草叶、树叶、苔藓和泥土构成,多是采用一层干草、一层泥土的结构,内壁亦全糊的是黄泥,结构较为精致,巢内垫有草根和松针。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3-5枚,偶尔也有少到2枚和多至6枚的,通常一天产1枚卵,也有间隔1天才产第二枚卵的,产卵时间多在9:00-10:00。卵鸭蛋绿色、被有红褐色和紫色深浅两层斑点,表层斑点较大,为红色,深层斑点较小,为紫色。卵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大小为24.5-29mm×17-21mm,重4.4-6.0g。
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4天。刚孵出的雏鸟体重6.4g,体长53cm,全身除眼泡、头顶、背中心和翅上各有一小撮淡黄色绒羽外,其余赤裸无羽,裸露皮肤为粉红色。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亲鸟约11天的喂养即可离巢。
灰背鸫主要在中国东北和邻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繁殖,在中国南部越冬,迁徙期间经过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是中国较常见的一种区域性候鸟,种群数量较为丰富。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