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鸬鹚是大型水鸟。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它部分有绿色光辉。在繁殖期间,头顶和枕部各有一束铜绿色的冠羽,而且额部被有羽毛,肩羽和覆羽为铜绿色,另外两胁各具一个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肤呈暗红色。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并具有橙色小突起。虹膜为绿色。嘴较为细长而稍微侧扁,嘴基内侧和眼周为红褐色。嘴槽的两边如同镶嵌着两把利刃,锋利无比,呈黑褐色,脚短而粗,为黑色。黑色的尾羽共有12枚,呈圆形。
冬季的羽色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头上没有羽冠,颈部也没有白色的细羽,嘴基和眼周裸露皮肤的红色较为暗淡而不明显。
大小量度:体重♂1500-2200g,♀1180-1600g;体长♂720-788mm,♀679-770mm;嘴峰♂48-56mm,♀45-48mm;翅♂266-291mm,♀256-266mm;尾♂156-165mm,♀156-159mm;跗蹠♂56-60mm,♀52-58mm。(注:♂雄性;♀雌性)
海鸬鹚主要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悬崖中的突出部位,以及岩顶和峭壁间,有时多达数十只密集地站在一个小块的岩礁上。活动于隐蔽的沿岸的海水海湾及河口,亦在宽阔的大海中,营巢于海边峭壁或岩穴间。
迁徙:海鸬鹚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
习性:海鸬鹚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但在地面上行走时则显得比较笨拙,休息的时候还要用坚硬的尾羽帮助支撑。但它们的潜水、捕鱼能力却非常强,在水中活动十分灵活。对它们来说,潜入水下1-3米(最深可达10米),追踪鱼群30-45秒钟(最长达70秒)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活动时多沿海面低空飞行,或在海岛附近海面游泳,并且频频地潜入水中觅食。有时也能见到少数个体在海岸附近的沼泽地带和水泡中活动。觅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在水下追捕猎物。有时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饵的到来。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就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用来减轻体重,加快飞行,以便迅速逃避敌害。这时就会有成群的海鸥紧随而来,将这些食物残渣一一取食,进行“废物利用”。
协作:海鸬鹚是一种非常善于合作的水鸟,常常集大群围捕湖中的鱼类,上下协作得非常好。据说当遇到大鱼,一只鸬鹚无力制伏时,它会一边搏斗,一边呼唤同伴前来相帮。附近鸬鹚听到求救声后便会立刻赶来,一起向大鱼发动攻击。在水中觅食时,鸬鹚也表现得非常善于合作:有时它会与鹈鹕一起合作捕猎,在水面上排成半个圆圈,由鹈鹕在水面上用双翅拍击,驱赶鱼群,海鸬鹚则潜入水中打围,彼此都能捕获到充足的食物。
食物: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虾和其他甲壳类海洋动物。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
海鸬鹚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邻近岛屿,最北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海沿岸的符兰格尔岛和楚科奇海沿岸的楚科奇半岛经白令海峡到萨哈林岛、千岛群岛、日本和中国的辽东半岛一带,以及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到下加利福尼亚。
原产地:加拿大、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韩国、墨西哥、俄罗斯联邦、美国。
海鸬鹚营巢于海岛和海岸的悬崖岩石上和断壁,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群的大小有几对、数十对、甚至成百上千对的,有时也有零星的单对,较为分散,有时和其他鸟类混合在一起营巢繁殖。繁殖期为4-7月份,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开始比较晚。在中国辽东半岛,6月初已经能看见雏鸟孵化出来,而在此时堪察加半岛上的种群才刚刚开始产卵。[1]
巢由枯干的水生植物和海草构成,形状呈皿形,每窝通常产卵3-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57×36毫米。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和蓝色,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孵化期为26天。雏鸟由亲鸟喂养,每当亲鸟觅食归来,便张开大口,让雏鸟将嘴伸进去,从亲鸟特别伸长的食道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幼鸟大多在6月末至7月初就可以离巢出飞,但在北方也有迟至8月末至9月初的。
1. 海鸬鹚指名亚种 Phalacrocorax pelagicuspelagicus 北太平洋
2. 海鸬鹚北美亚种 Phalacrocorax pelagicusresplendens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至墨西哥西北部
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由于人类的干扰、环境条件的恶化,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根据1992年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中国境内仅见到246只。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千余只海鸬鹚出现在庙岛海域礁石上。由于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境内的海域鱼虾贝藻等饵料越来越丰富,原来境内海域的特有鸟种海鸬鹚 ,如今又“携妻带子”飞回来了。全岛32个岛屿海鸬鹚已经达到1000余只,比以前增加了10倍,成了海岛一道自然和谐的美丽风景,吸引了不少天南地北的游客。
在距离美国南波士顿18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叫鳕鱼岬的小渔村。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以出海捕鱼为生。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交通闭塞,鳕鱼岬就仿佛世外桃源般的一直不为外人所了解。居民们每天捕捞回来的海产品也仅仅限于销售到临近的几个村镇。长久以来,这里的人们都过着与世无争的惬意生活。
每天傍晚时分,满载而归的渔船便陆续靠岸。随后,早已经在岸边等待的女人和孩子们便蜂拥而上,开始筛选、处理船仓里成堆的鱼虾。大一点的鱼被分门别类装入铺有碎冰块的泡沫盒子,然后连夜运往市场。而体形较小的杂鱼则被随意的抛掷到大海里。随意抛掷的杂鱼吸引来了鳕鱼岬的另外一群常住居民,它们就是海鸬鹚。鳕鱼岬的海鸬鹚早已经习惯了这里渔民们的生活方式。每天黄昏,渔船靠岸之后,成群接队的海鸬鹚便盘踞在渔船附近的海面上等待着享用渔民们抛掷出的杂鱼。鳕鱼岬的渔民们显然也已经习惯了有海鸬鹚相伴的日子。他们对这些贪婪的海鸟并不反感,反而觉得它们是鳕鱼岬的清洁工,将没用的杂鱼清理了干净,净化了鳕鱼岬的环境。
2002年的一天,一名摄影爱好者无意间来到了鳕鱼岬。显然,他很快就被这种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所震惊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绝妙的瞬间。当年5月,这些照片刊登在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默默无闻的鳕鱼岬因为这些海鸬鹚一夜之间便闻名于世。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游客的到来很快便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慢慢的捕鱼反而成为了鳕鱼岬居民的副业,更多的人转而投身到旅游接待中去。当年,鳕鱼岬入选美国“十大首选度假地”。
到了2007年,鳕鱼岬的居民通过旅游业带来的收入,生活水平较之从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这年4月的一天,一名在海滩上玩耍的小孩意外捡到了一只已经死亡的海鸬鹚的尸体。从那以后每天都有几只,甚至几十只海鸬鹚的尸体被发现。很明显,海鸬鹚这么大规模的死亡并非属于自然死亡。
鳕鱼岬发生的海鸬鹚集体死亡事件同时也引起了美国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注意。普林斯顿大学生命科学教授索洛夫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来到了这里。在二次检验当中,索洛夫教授的学生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连续对18只海鸬鹚的解剖之后,他们发现所有的海鸬鹚都出现了胃萎缩的现象。索洛夫教授又对鳕鱼岬的海鸬鹚进行了观察。通过观察,他发现这里的海鸬鹚和其他地方的海鸬鹚在生活规律上有很大不同。普通海鸬鹚每天天不亮便开始离巢觅食,除了偶尔休息一下之外,它们基本都是长时间在海面飞翔寻找目标或者是在海底潜水追逐猎物。而鳕鱼岬的海鸬鹚则没有这样的习惯,它们白天基本都窝在巢穴里休息,到傍晚时分才开始变得兴奋。同时,它们也不去觅食而是径自前往大大小小的渔船周围等待。
通过这一系列的发现,索洛夫教授终于确定了鳕鱼岬的海鸬鹚死亡的原因。那就是,由于习惯了和人类共生的关系,这里的海鸬鹚放弃了原来的捕食习惯,而是采取等待人类的给予。但是,自从鳕鱼岬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捕鱼的船开始变得越来越少。这里的海鸬鹚从那时开始就过上了半饥半饱的苦日子。后来修建的饲料厂又开始大量收购杂鱼,渔民不再将以前没用的杂鱼随手丢掉,这无疑给海鸬鹚带来了致命的一击。
这些已经失去了自己捕鱼能力的海鸬鹚就这样被活活饿死掉了。索洛夫教授将结论公布之后,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普通老百姓当中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人在指责饲料工厂抢了海鸬鹚的饭碗,有的人却在埋怨当地渔民不该让海鸬鹚养成这样的习惯。但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已经有动物保护组织开始定期向鳕鱼岬的海鸬鹚投放食物。并且开始逐步训练它们自己的捕食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这些鸟儿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