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鸻(学名:Charadrius peronii)属中小型涉禽。羽毛的颜色为灰褐色,常随季节和年龄而变化。跗蹠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线、河道迁徙。生活环境多与湿地有关,离不开水。栖息于海滨、岛屿、河滩、湖泊、池塘、沼泽、水田、盐湖等湿地之中。
马来鸻体小,体长约20厘米,是一种黑、褐及白色鸻。嘴短。与蒙古沙鸻及铁嘴沙鸻区别在体型较小,具狭窄黑色(雄鸟)或赤褐色(雌鸟)领环。与环颈鸻的区别在通常具完整白色领环且耳斑不与过眼线相连。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灰色。
叫声:轻柔的kwik声似环颈鸻。成对活动于沙滩。喜小海湾的纯珊瑚沙滩。不与其他鸟混群。通常不怕人。鸟巢通常是在沙丘上挖一个简单的浅坑,每窝产3到4个卵。
分布于马来半岛、印度支那、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及巽他群岛。在中国有记录,但无确切地点,在中国南沙群岛的许多珊瑚岛上出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近危(NT)。